一、安仁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中药材种植条件优越。县内整体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区,万洋山脉蜿蜒于东南部,五峰仙屹立于西部边境,武功山脉的茶安岭从东北斜贯县境中部,醴攸盆地从北向南、茶永盆地从东向西南横跨其间,形成“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貌格局。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生态良好。日均气温17.7℃,无霜期280天,年平均日照1663.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04.3毫米。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造就了我县天然的中药材种植条件。
2.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2012年,全国开展第四次中草药普查,我县作为湖南省25个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试点县之一,调查了全县的中药资源,共发现野生中药品种850种(中药品种400余种、草药品种450余种),拍摄药材照片15000多张,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3500份。其中道地药材有首乌、千斤拔、金银花、枳壳、七叶一枝花、厚朴、杜仲、山栀子、茯苓、野菊花、蒲公英、玉竹、白术等数十种。全县各乡镇都有野生药材分布,其中金紫仙、华王、龙市、洋际等乡镇分布较多。县内年野生中药材年产量可达1000吨以上,产值突破1亿元。
3.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安仁是中华文明和中草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居住、生活、终老于此,“遍尝百草、教化农耕”,留下了“九龙庵”、“药湖寺”、“香草坪”等遗迹。受神农文化熏陶影响,自古以来,安仁人就有辨识、采集、使用中草药的传统。种植中草药的历史也很悠久,一直以来很多农村家庭就有种植金银花、枳壳、桔梗、灯芯草、百合等药材的习惯。在多年的种植实践中,我县农村地区群众积累了较多的中药材种植经验,对一些常见中药材种植技术掌握得比较好,对在我县大力发展中草药材种植产业的接受度也比较高。
4.中草药交易市场繁盛。安仁人为纪念神农每年在春分节的时候举行“赶分社”活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行中草药交易。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赶分社”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的规模影响也日益扩大,逐步辐射到全省、全国。每年“赶分社”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农药贩自发聚集到安仁县进行交易。特别是来自云南、贵州、西藏等地的少数民族特色中草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药商。每年春分药王节期间,交易品种多达1000多种,交易药材达800多吨。
二、安仁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举措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列为省“一县一特”产业,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结合,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中药饮片加工及市场流通等,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县域农业支柱产业和重点扶贫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产业基础更具完善。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以“枳壳+仙草、湘莲、岗梅、黄精”为特色品牌发展格局,共培育发展中药材总面积23万亩,其中枳壳种植面积12万亩,岗梅、仙草、湘莲、艾叶、黄精、玉竹等其他中药材种植5万亩,野生药材保护基地6万亩。50亩以上规模种植基地159个,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合作联社2家,其中,安仁县奎源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联合社获得2020年省级“百强联合社”,全县中药材产业共链接贫困户8540户32129人。
2.产业链条构成体系。通过县委、县政府出台多项招商优惠政策,成功引进、培育华夏湘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悬壶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奎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裕安山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香火堂中药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等一批优秀企业落户安仁,现已陆续入驻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园。湘众药业拥有2条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三期工程中成药制剂大楼正在建设;奎源农业建成中药材组培室、与中科院湖南亚热带研究所、国药控股湖南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研发枳壳系列产品,现拥有枳壳食品加工生产线1条,枳壳全程高值化研发项目正在建设,将新增加工生产线3条;悬壶公司加工菊花、艾叶;裕安山公司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仙草深加工厂,全力打造仙草完整产业链条,目前标准化厂房和仓储框架已建成;香火堂公司培育中草药销售团队、对县域中药材原料及野生药材资源采取保底尽收。
3.产业荣誉延伸省外。2016年我县被首批认定为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省科技成果(中药材)转移转化示范县。2018年“安仁枳壳”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奎源农业枳壳基地授予“全国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2019年中药材产业列为省“一县一特”产业项目。2019年中医药产业招商暨专家恳谈会和2021年第七届“湘九味”中药材论坛暨安仁枳壳推介会相继在我县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各级领导及体系内专家教授、各级产业协会等400余人参加会议,影响颇大。全国各地知名药企慕名而来,多次来我县考察中药材产业,进而寻找合作契机;省内外各大高校与本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聘请高校教授、高层次人才提供产业技术支援,共同谋划、发展安仁中药材产业。2021年县委、县政府与金荣集团采取“政企合作,园企共建”、PBOS模式全力打造“安仁·金荣科创产业园”项目,已于2022年4月盛大开园,签约入驻产业园优秀企业达13家,总投资64亿元,此外,金荣集团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湘药产业研究院)强强联手,共同建设“神农药都(安仁)”,继承和发扬安仁神农医药文化。
三、安仁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路径
深入挖掘神农文化,以《安仁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7年)》为指导,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神农文化为引领、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逐步完善中药材加工及流通体系,构建中药材产业体系,打造完整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1.抓好规模化种植。制定切实可行中药材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合理规划布局,坚持“枳壳+”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科技创新的原则,重点做强枳壳品种,选择性培育发展“枳壳+”品种,建立一批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争创“湘九味”标志性药材,打造当地道地性药材品牌。
2.建设中药材加工。深挖神农中医药文化内涵,注重药材高值利用和药材资源综合利用。坚持以产地初加工为引领,引进国内知名中药企业,建设道地中药材初加工-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做强中药材加工园区,形成一个中药材加工集散基地,构建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炮制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体系。
3.建设仓储物流交易圈。依托“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县”平台,全新注入商业市场现代要素,积极推进“互联网+特色中药材产品”发展模式,建设中药材交易电商平台、规模仓储、现代物流,打造安仁特色中药材交易集散中心。
4.推进产业稳步发展。积极扶持中药材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依托安仁“春分药王节”平台,充分挖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赶分社”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扩大中药材交易规模。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道地中药材产品开发研究,实现我县中药材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