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在线检测装置自动化技术探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检测装置自动化技术探究[J]. ,.. DOI:.
摘要:
为了使故障指示器标准更加统一,保证产品质量,使检测的速度逐渐提升,需要对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进行研究,才能发挥自动化的优势,进行专业检测。基于此,对装置的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图像进行针对性的识别,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检测流程进行明确,使装置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将自动检测装置应用于配电网故障检测中,为配网建设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
DOI:
基金资助:

引言:“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我国要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电网智能化建设水平,实现电力运营的自动化、信息化和互通性,广泛开展电能需求侧响应和电力市场服务,全面提升电网运行能力和可靠水平。研究得知,配电线路是连接电厂和终端用户之间的重要纽带,配电线运行状态的健康与否是用户电能使用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由于配电线路分布广泛和工作环境恶劣,在长期自然环境损害下容易出现故障,一些早期的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很容易引发短路、线损等严重故障,给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危害。现阶段,部分地区对配电线路的诊断检测依然采用传统人工模式,不具备在线实时监控能力,也无法对配电线路瞬时故障和高阻抗故障做出有效识别和诊断,更无法对潜在故障信号做出预警,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鉴于此,本文在故障指示器的配置等角度出发,加强了在线监测装置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更优化了故障配置流程,为我国电力系统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1故障的在线监测装置

传统的监测设备已经无法满足配电系统的发展,自动化的监测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能够精准地找到故障的位置。为了全面地监测线路系统,应该对现有的故障指示器予以改进和完善。而传统的指示器,比如电缆型、架空型等设备,在确定线路中故障发生的位置方面精准度太低,只能提示发生了故障,但是却无法给出具体的定位信息,且效益较低,无法自动化地监测系统。故障指示器在现实的运作中往往会发生短路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当下的指示器的类型众多,但是产品的品质却没有保障。此外,线路和作业的情况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且研制单位没有对其产品展开进一步的技术探索。作为电力单位,也应该在对相关指示器展开电气试验之后,再进入实际的配置环节。但是,中国在现阶段尚未对试验的内容制定统一的规范。目前,常见的监测形式是人为监测,但是这种形式很容易发生错误,而且工作量太大、耗时太大,降低了运作的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试验研究院充分研究了现行的电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地方的执行规范,从而提升了监测技术自动化在实际生产时的运作效益。自动化的在线监测技术还能够在对线路的平稳运作提供支撑的同时,对相关产品展开测试,并持续提升其质量和效益。对产品的监测中,既包括了故障指示器的运作状态和效益,也包括了通信的规约部分。

2.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

2.1配电终端

当进行终端的选点作业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配电的基本规范,强调本次作业的最终目的,再根据现实中的装置或者供电地区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工程方案,制定针对性的配电终端,并且对电力系统予以改进。此外,必须对不同的通信方法展开探索,充分了解该配电终端的特质,提升其工作的性能,以此向该地区提供自动化的故障处理功能。合理采用符合实际状况的电缆,可以是10kV电缆或者C类供电地区的10kV电缆。而终端则可以采用三遥系统,并且每回馈线为2~4个为最佳。针对其他的节点、线路方面,则应该将主要内容设定为故障指示器终端,并予以改进,保护配置断路器的环网,配电网的建设方法则应该选择电流极差的保护形式。

将故障监测技术引入到电网的中,不仅仅对配电终端的有效性给予了保障,还能够实现相关配置的升级。除此之外,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电力框架的改善作业,进而使其成为监测终端的电力效益、效率及电量等业务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实时监控,同时还能够使自动化收集的面向得到拓展。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和改进终端的主电源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单独按照电压,选择电流互感器来进行取电。

2.2通信系统

以前在对配电线路中的故障进行监测时,由于其中的监测装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传递。通信通道故障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会导致现有的配电网系统运行的结果出现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瘫痪的问题的。因此,需要加强对通信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利用已有的通信资源,实现对故障信息的快速传递。加强通信系统在配电网设备安装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要考虑配电网在运行中的问题,优化网架的地理结构。特别是在对电力管沟进行改造的时候,需要同步预留光缆敷设的位置,结合目前通信系统的特点,优化配电网结构,实现对配电网系统的自动化监测。由于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三遥”配电节点中也需要采用光纤专网通信方式,实现了无线通信的有效性,可以及时发现其中的电路故障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配电网故障检测的方案。

3使用效果

3.1检测能力

传统技术下的检测需要经过至少两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所有的测试,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对人力的浪费也非常严重,因此自动检测装置的出现对检测效率有着大幅度的提高。自动检测装置只需要通过系统的设置,在70分钟左右就能自动做完所有的检测环节,不仅缩短了工作所需的时间,更是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传统的检测方案不仅整体检测时间较长,而且每次检测工作只能完成一组检测,但是自动化的检测方法可以同时完成多个设备的检测工作,一般可以同时进行12组的检测,在5小时内就能完成工作。如果将工作时间定为一年,那么传统的人工检测在一年内只能完成183组的设备检测,工作效率不仅低,还无法完全保证工作质量,对数据的处理容易出现一定的错误,无法满足我国在经济增长情况下,对于相关设备检测要求。自动化检测装置在一年的时间可以完成21000组的检测工作,相较传统的纯手工检测方法,检测效率提高了至少50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3.2线路电流精度检测功能

为确保线路电流精度不会对测试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在测试开始前要做好线路电流精度的检测,对检测电流的数值定为:10,20,50,100,200,300,400,500,600共9个数值,通过多次的实验提高测量的可靠程度。在测验结束后,对实际测量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然后计算二者之间的误差,根据误差与实际电流精度要求的对比,可以确定电流精度是否符合实际检测要求,提高自动化检测装置的可靠性。经过检测,所有测试的误差范围均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因此电流精度符合设备检测要求。

3.3输出波形准确度

设计一组参考的测试波形,在后面的实际测试过程中,对比参考模型,结合参数进行测试,对输出波形的准确性进行确定。

4结束语

目前,自动检测装置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所具有的功能也更加完善,每年都可以对1万台以上的设备进行检测。应用该设备可以对故障指示器的质量提供保证,使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使检测工作更加安全、可靠,为配网设备采购提供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杜宇航.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8.

[2]杨国铸.在线监测系统在配电线路上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8(03):38-39.

[3]李庆江.配电线路故障在线识别和诊断系统的设计[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09):79-82.

[4]寇马军 .10kv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类型及防范措施 [J].电子测试 ,2014(12):88-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