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肾内科的实习生50例,对照组中男生3例,女生22例,年龄19岁至22岁,平均年龄20.13±1.10岁,其中中专护生12例,大专护生13例。实验组中男生4例,女生21例,年龄19岁至23岁,平均年龄20.60±1.51岁,其中中专护生13例,大专护生12例。实验开始前对所有参与实验的护理学员,进行实验过程的全面讲解,确保护理学员对实验过程的全面认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带教老师带领护理学员进行跟班教学,带教老师必须要及时进行科室介绍,保障对科室职责的全面讲述,明确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实现肾内科护理规范和护理知识的全面讲解。在开展后续带教工作中,需要坚持以带教老师的讲授为主,临床操作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教学目标,设定后续实践性的学习,并做好所有学生的全面考核。
实验组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护理教师需要和护士长制定肾内科临床护理考核制度,做好后续的带教和考核管理,在护理学员入院后,必须要进行科室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讲解,由于肾内科所接待患者自身病情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很多时候需要使用微量泵及血液透析,因此需要对护理学员进行全面的带教,明确微量泵的使用,确保逐步掌握血液透析。尤其是注重血液透析前中后并发症的全面预防,充分掌握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在后续的教学中,充分应用情景教学,重点选取科室的典型案例,列入到人文关怀中。及时出物品操作、护理操作和人文操作细节管理水平。在后续的护理中,需要及时将病理交付给护理学生,每组的护理学员及时更换角色,按照病例情景演示要求,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全面控制,及时实现健康评估,明确护理计划,开展后续的护理管理,通过逐步建立健康教学流程,实现后续的评价控制,利用礼貌的语言,及时安慰护理学员,在后续做好护理评测和总结。
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护理学员基础理论知识评分、综合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及综合护理评分,得出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学员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评分、综合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及综合护理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学员的掌握情况越良好。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护理学员基础理论知识评分、综合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及综合护理评分
对照组护理学员中,基础理论知识评分为86.51±1.54,综合理论知识评分为85.49±1.62,实践能力评分为86.11±1.57,综合护理评分为85.78±1.63。实验组护理学员中,基础理论知识评分为94.61±2.14,综合理论知识评分为93.61±2.47,实践能力评分为94.11±2.15,综合护理评分为93.18±2.21。实验组护理学员基础理论评分、综合理论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及综合护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对于肾内科护理学员来说,由于肾内科本身属于专业科室,因此在进行护理学员带教的时候,所需要开展的护理带教工作比较多,而且所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传统的护理教学需要坚持以临床老师带教为主的方式,确保在护理教师的管理下,实现教师的对带教过程的全面控制,实现管理针对性的提升。常规的带教方法的应用较为机械,在沟通中效率并不高,因此容易出现护理中问题的出现,整体的实践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会因为带教老师的频繁更换,导致患者无法及时的纠正所发生的错误。
基于人文关怀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护理学员的全面管理,不但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实现学生学习综合效率的提升,转变以往的被动管理方法,实现学生和带教老师的及时沟通,实现护理学生综合思维模式的全面养成。作为带教老师,需要尽可能的从侧面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患者建立完善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信心。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护理学员基础理论评分、综合理论评分、实践能力评分及综合护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关怀的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学员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李琳,张琼.体验感知教学法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3).143-144.
[2]叶燕珊,肖俊英,潘颖珊.人文关怀在妇科子宫肌瘤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0-71.
[3]陈光毅,郑翠红,李华萍.407名高职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4).409-412.
[4]王华.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沟通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9).67-68.
[5]包成银.在体验中培育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J].卫生职业教育.2015,(23).68-70.
[6]杜惠娟.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22).2708-2709.
[7]郭瑜洁,姜安丽,叶旭春,等.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2).109-112.
[8]黄胜,孟云,吉冬丽,等.人文关怀同质化管理在肿瘤内科中的实践及评价[J].中国肿瘤.2014,(10).84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