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高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而“立德”则可以达到“树人”这一目的。有效地进行高中德育教育,可以增强高中生的思想意识,让他们以更为正面的态度,更为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推动他们的心智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是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已经开始具有了自己的独立的判断和认识,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还需要外部的良好引导。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和窗户来了解这个世界,然而在繁杂的网络中,充满了一些负面的信息,也很容易对高中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只有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拥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才可以推动其全面、综合发展。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德育教育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各种思想的不断涌现,使得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具有包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更为迫切,也是立德树人的实际需求。
二、现阶段高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高中生们面对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花在了应对高考上,因此,学校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德育教育却一直被忽视。
(二)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准确
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时期,由于受到了长时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都不喜欢这种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往往都是采用一种说教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非常简单,因此,同学们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处于课堂的主导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造成了他们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德育教育的效果也不理想。
(三)德育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
在多种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下,一些高中生被一些不健康的观念所腐蚀,进而导致他们缺少责任心,有了比较的心理。有些同学还违反了公序良俗,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得很被动,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高中德育的路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
按照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在高中进行德育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们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德育教育,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文化课表现,又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成长,在各个科目的教学过程中,都要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每一门科目,使它们融合为一体,相互促进。在自然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入牛顿,杨振宁,屠呦呦等国内外科学家为科学奉献一生的动人事迹,以此来培育他们的科学意识,鼓励他们努力读书,为国家赢得荣誉;在人文学科的教学中,德育教育更是得心应手,比如,在《中外历史纲要》的第8课《三国到隋唐时期的文化》,老师们就中国的宗教发展,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中外的文化交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把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展示出来,激发了同学们强大的文化信心和国家骄傲,并把孔子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国家大义,向同学们灌输了一种鲜明的爱国精神。老师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重视,要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况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与他们进行很好的沟通,当发现他们的思想认识上有偏差的时候,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纠正。与此同时,学校和老师也要与父母进行更多的交流,让父母关注孩子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从而建立起一个家校互动的德育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孩子们的思想教育。
(二)以“生本观”为指导的明确德育教育的对象
为了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坚持“生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中心,确立德育教育的目的。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把尊重学生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老师不仅是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老师们要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德育教育,从而与他们之间产生一种难以消除的隔阂。事实上,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老师对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掌声,都是在向学生传达着真的美,对他们展开了一种无声的德育教育。再者,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和观点,要尊重他们品德发展的现实需求。高中阶段,他们的思维正在发育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的青年叛逆期,所以,在听到某些观点和建议的时候,他们会产生抵触和抗拒的情绪,这就需要老师们对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对他们的情绪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与他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和交流,从而获得他们的信赖。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方案。老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德育知识和德育教育能力,做一个表率,为学生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正面效应。
结语: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十九大”又对“立德树人”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教育具有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做好充足的功课,并采用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才能持续地适应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目前的高中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把德育教育当作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关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定德育教育的目的,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对德育教育进行科学的评估;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的主要途径,把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承给学生,对他们进行革命、爱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国家自信与骄傲;学校也要主动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德育教育机制等措施,从而达到三方合力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让高中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民格光.益于立糖树人的高中德商教育研克[国文理导就老育研克与学院,20203:181.
[2]刘量姬。薛广家。“立癌树人”背条下高中额立任德有教学氖略振兖[0]考试周刊,202037].
[3]日将晶。高中施主任曾乏夹晚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总考[0].学周刊,2021(4).163-164.
[4]叶青勇.差于立梅树人的高中临育教育研究[0].考试周刊,20212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