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汪姣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汪姣姣,.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护理研究杂志,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334.
摘要: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但明显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确保血液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给予重视,积极普及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血液净化;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4.157334
基金资助:

血液净化是临床中较为特殊的治疗手段,是通过特殊的装置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滤、洗涤、净化等步骤后再输回体内,多见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疾病、重度、严重感染等疾病治疗中,可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毒素、过剩的药物、炎症介质等物质,以维持和恢复正常的身体功能[1]。但是对于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而言,受治疗流程特殊性影响,以及患者自身机体素质、心理素质影响,很容易出现身心方面的波动,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则可能导致应激反应越发严重,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常用护理手段,虽然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效果较为轻微,尤其是心理干预方面,为此我中心进行了心理护理措施的强化,发现效果突出,并进行了对比试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中,未见组间差异性,P>0.05。见表1。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均为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2)均有清晰意识,可自行配合各项研究试验步骤的完成;(3)对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无法参与全程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x̄±s/%)截图1741069058.png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期间为常规护理。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及时记录;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液平衡和酸碱状态,及时调整输液和药物的使用;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鼓励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与患者进行交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1.2.2 观察组:本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同样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不同点在于优化心理护理。(1)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目的和可能的不适感,让他们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效果,减少焦虑和恐惧感。(2)与患者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积极的情绪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3)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或者教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肌肉松弛等技巧进行放松训练。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及焦虑评估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对应状态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所用工具为SPSS 23.0,经归总划分为计量(符合正态分布)和计数两类,分别用(x̄±s)、[n(%)]表示,并经t、x2值校对,仅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但明显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x̄±s,分)截图1741069058.png

注:与护理前组内对应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对尿毒症、中毒等疾病的有效治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比如血液净化适应证相关的不良反应、导管相关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除此以外,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情绪不良反应,为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3]

常规护理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基本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患者卫生、饮食护理、药物管理等内容[4]。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常规护理的应用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常规护理在心理护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主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方面,对于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反应关注不够,缺乏专门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为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强化很关键[5]

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但明显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是因为强化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极大程度提升护理质量。首先,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心理教育和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血液净化治疗过程的舒适度。其次,血液净化治疗过程可能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和身心波动,强化心理护理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理解治疗的必要性,并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最后,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消极情绪、建立积极心态,提升生活质量和自我调节能力,确保血液净化相关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安全开展[6]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确保血液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给予重视,积极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桂明,李霞,陈丹.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1):3225-3227.

[2]邵秀秀,唐苏梅,李晓亮.自我效能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1):59-62.

[3]洪蓉蓉.程序式及健康信念式健康教育联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希望水平及睡眠情况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0):151-153.

[4]徐红霞.系统化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反应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04):63-65.

[5]林彬彬,谢小平,吴福杉.基于患方反馈的持续改进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7):1649-1651.

[6]孙克红,武晓燕,张晓娜,等.焦点式心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8):123-1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