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内分泌失调是指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分泌、合成、代谢等过程出现异常,导致激素水平异常或分布紊乱,从而影响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内分泌系统是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来调节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甲状腺、胰岛素、性激素等。一旦内分泌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出现异常,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内分泌腺体功能异常、激素合成或代谢障碍、神经调节失常、环境因素均属于内分泌失调的发病因素[1]。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异常造成的内分泌系统疾病[2]。相关研究指出,相对于单一内分泌失调或者糖尿病患病样本,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的出现会对患病群体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预后质量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病群体的医疗管理工作,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其护理管理质量[3]。健康认知是患病群体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基础,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是提升患病群体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群体的预后质量,在该群体就诊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其健康认知,促使其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干预工作,配合干预措施,提升其预后质量[4]。我院于2023年伊始制定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对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病样本进行护理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提升了该群体的预后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式
1.1样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完成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病样本的收录工作,共收录样本114例,根据其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样本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样本则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干预。114例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样本的年龄中位数为36.5岁,病程中位数为2.5年。两组患病样本的基线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满足后续研究需求。纳入标准:入院后确诊为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未见其他器质性重症疾病;意识状态良好可满足研究需求,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器质性重症疾病;认知沟通能力异常无法配合研究;中途退出。
1.2护理方案
对照组样本就诊期间所接受的干预措施为常规干预措施,在样本就诊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其病情给予患病样本相应的饮食干预以及药物干预,进行口头健康管理。研究组样本则在对照组样本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干预方案如下:①健康宣讲:制作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健康宣讲管理手册,在患病样本就诊之后为其发放健康宣讲手册,并采取一对一讲解的方式对其进行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健康知识讲解,引导患病样本了解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危害性,干预方案等,引导患病样本对自身病情产生初步认知,在后续干预工作中进一步配合干预。②饮食干预:根据患病样本的饮食习惯以及其病症管理需求对其展开饮食干预,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快速消化的高糖食物,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限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建议选择低脂的食物,如低脂乳制品、瘦肉、鱼类等。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并提高饱腹感。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规律进餐,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可以采用分餐法,将食物分成多个小份,每次进食量适中。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点、饮料等。也要注意隐藏糖,如果汁、酸奶等,这些食物中糖分较多。③运动干预:鼓励患病样本进行适量的运动,帮助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正常代谢。同时,指导患病样本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确保安全性,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分散到每天或每周几天,建议每周进行2—3次无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次20—30分钟。在开始运动前,务必进行热身活动,如拉伸和简单的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连续运动,以防止低血糖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如果有任何不适症状,如胸闷、头晕等,应立即停止运动。④用药管理;根据患病样本的具体病情以及药物方案为其制定明确用药计划,引导患病样本规律服药,详细记录用药状况以及每日相关指标,定期对用药方案进行管理以及调整。⑤心理干预:定期对患病样本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采用一对一对话的方式了解患病样本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通过正念干预、注意力转移、团体心理建设等诸多方式改善样本的心理状况,帮助其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疾病,努力与疾病抗争。⑥家庭支持:与患病样本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其家属积极参与医疗干预工作,了解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护理技巧,为患病样本提供相应的医疗照护以及家庭支持。
1.3评价指标
完成两组样本血糖指标、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等指标的收录工作并对其展开对比分析。生活质量采用SF-36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患病样本的生活质量越优异。心理状况采用SDS、SAS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低则其心理状况越优异。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26.0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本次研究在统计学范畴内具有研究意义。
2结果
2.1血糖指标
干预后,研究组样本的血糖指标干预效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样本,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 两组患病样本的血糖指标对比
2.2生活质量
干预后,研究组样本的生活质量干预效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 两组患病样本的生活质量干预效用对比
2.3心理状况
干预后,研究组样本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病样本,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3 两组患病样本的心理状况干预效用对比
2.4满意度
研究组患病样本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样本,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4 两组患病样本的满意度对比
3讨论
本次研究以在我院就诊的114例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病样本为例,对健康宣讲干预措施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干预工作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不仅会对患病样本的血糖控制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导致该群体出现明显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影响其预后质量[5],为改善这一现状,首先需要提升该群体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以及依从性,此后根据病情展开相应的针对性健康管理,方可提升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管理效果,因此我院基于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管理需求,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通过健康宣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用药干预、心理干预、家庭支持六个方面的健康教育管理措施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样本的疾病认知以及其管理能力,经干预后,患病群体的血糖指标干预效用、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样本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干预工作中,根据该群体的病情状况以及管理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管理效果,改善该群体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提升该群体对于医疗工作的满意度,建议在后续干预工作中展开进一步探索应用。虽然本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健康教育方案在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干预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时间以及人力等因素的限制,研究仅对该方案的短期干预效用进行了探究,也并未收录相关生化指标,为进一步正式干预效用,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纳入更多生化指标以及长期干预效用评价指标,为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干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郝晓光. 全面及针对性护理在内分泌失调伴肥胖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 (16): 125-127.
[2]陈美玲. 健康教育干预对女性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指标的影响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 8 (13): 101-103.
[3]安丰蔚,董文超,徐蓓. 老年女性绝经后内分泌失调护理安全隐患及有效措施分析 [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 8 (03): 70-72.
[4]张佩玲. 持续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内分泌失调合并糖尿病患者负面情绪及血糖的影响 [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52 (08): 994-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