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逐步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力争促使学生五育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运营、国际市场推广、客户服务、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能力,可高效地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工作[1]。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需不断优化育人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服务。
一、“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价值
“跨境电商实务”在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中,“跨境电商实务”是其中的重要课程之一,目的在于引领学生掌握跨境电商业务理论知识,提升实操技能,全面理解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概念化知识与基本政策,知晓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规则,以及基本的工作流程。在学完课程内容后,确保学生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电商操作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有效锻炼学生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等,使学生能借助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胜任跨境电商专员职务[2]。
二、“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注意事项
(一)有效确定教学目标
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教师需以数字贸易新业态为基础,从跨境电商岗位工作对人才的需求入手,以教育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及课程标准等多样化因素,进一步分解岗位需求,有效确定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将专业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效锻炼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明确教学重点
在跨境电商实际业务中,选择产品与运营是两项重要的内容,这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市场分析,也会受到地区物流、店铺中商品信息精准性两项因素影响。因此,可将此课程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目标国家市场分析、物流及企划方案制定、商品上架操作三方面。
(三)明确教学难点
“跨境电商实务”多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在进行学习风格调查问卷与能力测试基础上,可了解与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课程初始能力。从学习风格来看,多数学生为经验型学习风格,善于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开展教学课程反思与学习观察。尽管学生乐于学习跨境电商交易,但在学习中易遇到一些学习阻力,打击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切学生学习动力会受影响。从起始能力看,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因跨境电商物流形式具有多元性,计费方式多变,跨境电商大数据类型具有复杂性,数据变化较快,分析难度大等,可将课程的教学难点细化为计算物流费用、消费行为与选品策略分析、商品信息刊登,结合学生经验型学习风格,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难点解决方案。
三、“跨境电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支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努力培养出德技兼修的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亦或者,以产业学院为支撑,鼓励学生考得跨境电商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全面提升跨境电商人才的综合素养,构建起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培养、渗透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等多项教学工作的融合。此外,结合真实学习,任务教学场景以及过程进行实景课堂教学。从教学方式上看,需突出趣味性、创新性与切实可行性,从教学评价来看需要把控评价度、参与度、获得度、满意度,以此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二)优化课程教学过程
一是设计多级学习任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发展与未来就业组织教学活动,优化工作流程,将项目细化为市场分析、物流选择、商品企划、方案呈现等多个方面,促使学生从掌握简单的知识到复杂知识,分步到综合性地提升能力,并优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是优化学习圈理论,细化教学流程。在改革课堂教学时,教师需结合学生经验型学习风格,积极创新与优化学习圈理论,借助完善的教学流程,实现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教学阶段的创新。通过带领学生初步体验教学过程到探究问题、升级体验,到以点共析、深度体验,到难点突破三个环节,来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优化学生体验感。
三是借助多样与可视的教学手段,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课堂教学,并凭借全球速卖通店铺、云班课,动画、微课等数字化资源,或者数据纵横等大数据分析技术,交互式电子屏等多样化与可视化工具,全面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实景化课堂
一是在解读指标基础上,锻炼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在分析任务三选品策略时,教师在向学生发布真实性学习任务后,可引领学生通过企业卖家账号进入到速卖通店铺后台,对比与分析生意参谋中的实时数据,以此锻炼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二是在分析与制定方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问题探究力与解决力。在制定企划方案时,可结合真实性的工作过程,引领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合理选定产品与物流方式,并在Excel计算定价基础上形成产品企划方案,全面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三是在撰写验证报告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归纳能力。在调研消费者行为的过程中,可结合真实工作环节引领学生对相应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行为,或者结合大数据进行验证。在撰写与验证报告的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四是通过查找与整合数据信息,锻炼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繁杂且多变,教师可将行业经验与做法传授给学生。比如,在精选产品时,学生可在Excel工具基础上筛选与排序产品热销属性,实现对信息的高效处理,全面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四)从教学元素入手,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完善的教学活动会受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方元素制约。为此,教师可从教学元素入手,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一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以“一带一路”政策为基础,合理重构教学活动,在增强学生爱国情怀的基础上,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在进行数据对比统计时,可借助BI可视化平台,动态化整合数据信息,赋予课堂教学以吸引力。
二是优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一方面,可借助“平台模拟 + 资源”方式,将商品上架作为操作重点。商品上架是验证选品是否合理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先决条件。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有序安排上架操作,融合模拟平台、案例、视频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以小组讨论、交叉评论等方式,突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采用“资源 +工具 + 竞赛”方式突破选品策略分析教学难点。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下,正确科学合理应用数据进行数据化选品是教学难点,在选举策略分析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动画、视频等多样化方式,组织学生通过小组竞赛、店铺实操等多样化手段,以及运用店铺、思维导图等,合理突破选品难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需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入手,突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确保学生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房朔杨.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文化,2022(06):165-168.
[2]孙从众.高职专业课程思政“三化一提升”探讨——以“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82-85.
快递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江滨西大道193号美伦浩洋丽都B区3座2306
手机:18650073736
收件人:陈燕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