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措举。为了能够响应时代发展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采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讲述中国故事,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文化自信,同时兼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英语人才,实现跨国际文化传播,让国际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复兴中华,从而发挥英语教学作用,推进英语教育全面改革。
一、充分运用教材,讲好中国故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各个教育契机,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学生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使其建立文化意识,英语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为此,英语教师应加强对英语教学的研究,挖掘英语教材包括读写和听说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作为中国故事素材,将其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为学生讲授中国故事,借此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更好的表达自身的想法,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例如,在讲授关于“文化冲突”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这部分内容为学生讲故事,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让学生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刘先生去美国探亲,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长者,刘先生因此为这位长者让座,但是长者却十分生气,并且拒绝了刘先生的好意,这让刘先生感到诧异。而对两国文化进行分析可了解到,中国传统礼仪中推崇“尊老爱幼,礼让他人”,因此这样的行为在中国会受到赞美,但是美国却并不认同这样的文化,因此刘先生的行为让其感到不适,这即是文化冲突的体现。通过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向学生讲述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使其形成英语交流思维,才能避免学生英语交流中出现词不达意的尴尬,使其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二、组织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短视频活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短视频活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分析、论述和思辨能力。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对语言的流利性、准确性、观点的连贯性、逻辑的严密性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论述能力。学生需要对繁多的素材进行分析之后选取合适的素材,然后将素材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逻辑关系编辑好,再依次呈现出来。学生在镜头前(广大观众)前要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培养了学生的论述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故事的内容要新颖、要能吸引和打动人那就需要进行创新。比如舌尖美食板块要求学生挖掘家乡美食背后的美味原理,手艺人的传承之道,以及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众所周知,故事的创作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趣味盎然的故事一定是经过精心构思创作出来的。想要抓住观众的眼球故事就一定得有新意、得有趣。
三、创新能力还体现在视频的剪辑上。好的视频也是经过后期精心加工而成得。视频制作的能力也能体现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短视频简单,想要做一个好的短视频就需要花费不少精力了。学会较好地使用剪映等制作软件,给观众呈现视觉上的享受是非常有必要的。
英语教师们组织学生参加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短视频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与中国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使其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三、参加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短视频竞赛,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一、在以往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语法、语音知识传授为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造成哑巴英语的窘境。为了能够解决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以往的做法是借助英语角组织传统文化相关的探讨活动。当下鼓励学生参加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短视频竞赛,不仅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英语逻辑思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2023年“高教社杯”用英语说好中国故事短视频竞赛中,竞赛让学生以5人以下小组为单位,根据历史华章、山水寄情、文化传承、舌尖美食等四个主题中的任何一个,综合运用多元叙事技巧和丰富视听语言,展现大美中国,品鉴故乡风韵。视频要求学生用全英文录制时长约为5分钟的视频。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学生的英文口语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锻炼和提升。此外,锻炼了学生用准确的英文去发音。视频要能受到欢迎,能够用动听地发音准确的英文以及自然的语调来讲故事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准备视频脚本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学生使用正确语法和词汇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了最后完美的视频效果学生就需要对稿子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由于视频要求配上英文字幕,这就需要录制者再三检查文本有没有语法、单词拼写或者用词不当等错误,力求在呈现视频时做到完美。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英语说好中国故事短视频活动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对学生英语短视频制作情况进行检验,让学生运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美德故事,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情况进行评价,借此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使其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四、借助英语广播,渗透中国故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需要教师能够充分把握各个教育契机。校园广播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为了能够实现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结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英语广播渗透中国故事,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营造英语文化空间。为此,教师可以在广播中播放关于中国故事的英语内容,营造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丰富学生英语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英语交流技巧,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国文化与英语学习有效融合,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进度,筛选与传统文化元素相关的内容,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可以在英语广播中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使学生根据不同角度思考英语知识,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其英语听力能力、口语交流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学会如何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使英语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为依托促进大学生英语全面素养提升,需要教师创新英语教学形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度挖掘英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此作为教育素材,开展多样化英语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使其文化意识、英语交流能力、思辩能力全面提升,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成为一名高素质英语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廖诗怡,苏玉洁."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技术与创新, 2023, 5(3):74-78.
[2] 鲍冬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课程思政与安全专业英语实践教学的融合模式探究[J].校园英语, 2022(13):72-74.
[3] 李长余.依托教材挖掘文本讲好中国故事 ——例谈在读写教学中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0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