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探讨
张正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正旭 ,.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探讨[J]. 体育学报,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447.
摘要: 中学体育课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学体育课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通过深入分析两者在教学中的相互关系,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升。本文将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涵出发,阐述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构建一种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框架,并探讨其实施策略,旨在为中学体育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结合模式
DOI:10.12721/ccn.2024.157447
基金资助: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教育任务。理论教学侧重于体育知识的传授,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原理、体育竞赛规则等内容,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能够全面理解体育运动的本质与规律。而实践教学则强调体育技能的训练与体能锻炼,通过实际动作练习、模拟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技能,培养体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体育教学的完整体系。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的运动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的本质与要求,从而在实践练习中更加精准地掌握技能。同时,实践锻炼又是对理论知识的有效检验与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种结合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

(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相互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运动中。而通过构建一种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框架,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即时反馈与调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使体育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可行性

(一)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体育教学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训练器材等。这些资源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运动技能的分解动作与原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直观的感受;同时,利用模拟训练器材进行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运动技能的实际应用。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融合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特定的运动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融合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模式的构建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

在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模式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与情感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则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设定“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并理解篮球竞赛规则”的教学目标,同时设计“理论学习+技能实践+模拟比赛”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制定教学计划与流程

在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与流程。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教学流程则应明确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任务要求。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将教学流程划分为“理论导入-技能示范-实践练习-模拟比赛-总结反馈”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确保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够获得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三)实施教学策略与措施

在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模式时,还需要实施一系列教学策略与措施。首先,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与实践技能的反复练习相结合,确保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其次,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最后,还应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定期检测、即时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精细规划课程与精选教材

在课程设置的层面,需细致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个人兴趣及运动技能的提升路径,力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元与趣味横生。这要求教育者深入剖析学生群体的特征,如年龄分布、性别比例、体能状况等,以此为基础,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确保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又能有效促进其运动技能的逐步精进。教材的选择上,则需秉持权威性、实用性与前沿性并重的原则,筛选出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内容准确、方法科学的经典教材,同时,也要关注体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体育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

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模式的实施效果。因此,学校需加大对体育教师的选拔力度,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教学实践能力,选拔那些既具备深厚理论功底,又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常态化的教师培训机制,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工作坊、学术讲座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持续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及时掌握体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与器材配置

教学设施与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与效果。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在器材配备上,既要满足基础教学的需求,又要兼顾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配备齐全、先进的体育器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建立健全器材的维护与更新机制,定期检查器材的使用状况,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器材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细规划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与器材配置等策略,可以有效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效、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未来,中学体育教学应继续探索与创新,不断优化结合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为培养具有强健体魄与良好体育素养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月高.中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27):127-128.

[2]唐宇翔,魏俊民,欧倩.人格理论下的中学体育课分类教学假设研究[J].体育风尚,2023,(10):137-13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