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的传授,而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机融合,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以课程思政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融合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旨在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1案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操作的基础入门课程,课程分为六大模块,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应用、网络基础知识、Word2016、Excel2016、PPT2016,每个模块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个案例,每个团队都能在案例学习中构建相关知识,融课程思政和基本技能于一体。
案例“低碳生活,联动你我”,是选自PPT2016的知识点之一,即自定义动画知识点。按照传统的授课形式,学生容易产生轻视心理,认为本知识点简单且枯燥,不具挑战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规程中,要遵循“立德树人有道,励学敦行无声”的基本原则,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将“激发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融入本堂课的全过程,使学生在热烈积极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掌握技能知识,在发挥创意中深刻体会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2教学设计
2.1思政理念
PPT2016学习中,通过欣赏某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宣传引入PPT动画。新能源可以大大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缓对传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新时代的学生应树立低碳环保意识,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为低碳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本课以“低碳生活,联动你我”为思政的切入点,并结合本课的知识点,选择自定义动画作为创作主题,使学生掌握技能知识的同时,领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PPT中,常用动画的设置方法;掌握页面切换的具体操作与步骤。体会PPT的动画操作对整个作品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完成作品的制作和流程,培养学生关注关心生态环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PPT基本动画的创建和制作,幻灯片切换基本方法。(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个动画设计出较好的效果,从而自行总结如何完成一个好的作品、好的PPT的制作标准和原则。
2.4教学方法及策略
以任务为驱动,创设情境、分组教学、自主归纳。
2.5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1)情境创设,激趣导思
首先播放某汽车公司网站新能源汽车宣传片,在播放的同时抛出问题:“这个宣传片做得怎样?其中,你认为哪些方面是最吸引你的地方?”学生说是美丽炫酷的动画。教师继续提问:“这个宣传片你们认为可能是采用PPT完成的吗?”学生表现出惊讶的神态。这时,教师表示,据调查,很多人认为这宣传片是Flash做的,但这确实是PPT作品。由此可见,创建动画不一定要用专业软件来完成,借助PPT同样也可以实现。
(2)任务引领,探索新知
新课改下,教师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传授基本技能技巧,也要注重思政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因此,教师选择了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为任务主题,这既结合了当前的时事话题,又能引导学生树立绿色低碳价值观念。首先,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把作品中要用到的素材分配下去,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差异,把整个任务划分成三个小任务,将每一个小任务,用一个个明确的问题的形式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在任务一中,学生通过学习知识点微课视频,自行探索如何设置PPT动画。探索结束后,请一位同学展示其操作步骤,教师以标准的示范,讲解基本动画的操作要领。考虑到基本动画的创建相对比较容易,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操作。接着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自己完成任务一中的基本动画的创建,从而掌握自定义动画的基本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学重点被逐步破解。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完成了任务一后,可提前进行任务二的操作。等所有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教师以“是否可以将多种动画组合起来设置”为问题的拓展和延伸,引出组合动画的基本概念。完成任务一是根基,打好了根基,接下来的任务二就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了。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相关疑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页面切换”的操作方法。完成了任务一和任务二,学生已掌握了简单PPT动画的设置和方法,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并完善整个作品,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室软件下发准备好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新作品。
(3)总结归纳,巩固内化
学生完成作品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教师可以邀请几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体会,教师适时进行总结和补充,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通过学生展示,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接着,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好的PPT是否动画越多越好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归纳提炼出好动画的制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4)延伸拓展,引发思考
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展示红军长征路线图PPT动画,引出PPT路径动画的概念,提问:“如何巧妙运用路径工具,实现Flash中沿着路径创建动画呢?”为下节课PPT动画的提升做好铺垫。这时,教师及时引入思政元素: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史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功绩,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3案例成效
教师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保护环境和个人社会责任感融入课程中,在授课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精神的感悟;在情感的交流中,同学们都探索制作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学生评价基本都可以达到良好,还有部分同学课后坚持继续思考完善自己的作品;个别同学底子较为薄弱,在正确引导与鼓励下,自愿在课后进行知识的补充。整堂课氛围浓厚,热血沸腾,同学与老师都沉浸在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使命感之中。
参考文献
[1]颜艺宾. 提升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应对策略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51): 52-53.
[2]姚颖. 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路径研究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 (51): 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