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组方分析
冯晓博 高苏亚 汪亚兰 苏祥 林仪 杨妙洁 张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冯晓博 高苏亚 汪亚兰 苏祥 林仪 杨妙洁 张祺,. 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组方分析[J]. 当代中医药,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013.
摘要:
通过统计《中国药典》一部中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发现其组方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不同证型用药可分为化瘀药、理气药、补气药、开窍药等。丹参在冠心病治疗中使用最广泛,在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近90%的组方采用药对或多种药材配伍的形式,且基本遵循协同增效的原则。
关键词: 冠心病中药复方组方活血化瘀
DOI:10.12721/ccn.2023.157013
基金资助: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JC-YB-766),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111840032, 121521032),西安医学院药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6YXXK19)和一流课程资助。

1《中国药典》收载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

近年来,中成药对于冠心病治疗已有很大进展,如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被《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评为2013年度亮点[1]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制剂、加工等步骤所制成的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中医按照患者病症情况进行中成药复方及剂型的合理选择,达到疾病预防及治疗目的。剂型对药物进入体内的方式、作用途径、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药物的剂型种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所侧重,丸、散、片、胶囊剂等常用于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的调理治疗;喷雾剂、气雾剂常作为急救应用;注射剂可用于临床急性病症。药物剂型在不断改进,发展方向主要由制剂前物料性质决定[2,3]

中成药便于保存、携带、副作用小,省去了传统中药煎煮的过程,消除了中药煎服过程中的特殊异味和不良刺激等。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作用缓慢、组方和药量配比一成不变、不能随患者病情加减等[4-6]。《中国药典》一部收载1493种制剂,其中可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81种(同种中成药的不同剂型归为一种),约占5.4%。根据不同分型、治疗效果等可分为化瘀药、理气药、补气药、开窍药等[7],结果见表1。如气滞血瘀型患者以理气药为主,化瘀药为辅[8]

2 收载冠心病药物组方

对《中国药典》收录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进行组方分析,发现制剂中共涉及147种药材和饮片,还包括柿叶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黄山药的根茎提取物、环维黄杨星D、人参茎叶总皂苷、薄荷脑等6种植物油和提取物[9]。组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30味药材,按照药材名称(出现频次)依次为:丹参(37)、川芎(24)、三七(20)、人参(20)、冰片(17)、黄芪(17)、赤芍(15)、红花(14)、葛根(12)、麦冬(12)、党参(9)、郁金(8)、制何首乌(8)、人工麝香(7)、五味子(7)、人工牛黄(7)、蟾酥(6)、乳香(6)、淫羊藿(6)、地黄(6)、甘草(6)、枸杞子(6)、桂枝(6)、苏合香(5)、牛膝(5)、地龙(5)、木香(5)、水蛭(5)、何首乌(5)、降香(4),还有其他药材,如泽泻、茯苓、远志、陈皮、红参琥珀、鸡血藤、山楂叶、槐花、黄连、银杏叶、炙甘草、毛冬青、白芍、香附、桃仁、灯盏细辛/沉香、广枣、枳实、九节菖蒲、女贞子(制)、香附、黑顺片、葶苈子、土鳖虫、檀香、醋延胡索、灵芝、全蝎、丁香、安息香、北沙参、肉桂、槲寄生、珍珠粉等。

3 治疗冠心病常用的药对

药对是中药两味药物间固定的配伍形式,被称为中药配伍中的最小用药单位。药味简单、功效专一,可克服单味药的局限性,药对配伍应用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七情和合”,其中相反、相恶为不利,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为有利,应用时需注意配合禁忌、相辅相成等配伍原则[10]

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对有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丹参-三七、丹参-红花、丹参-黄芪、丹参-川芎等[11-15]。临床试验证明,这些药对配伍合理,能够通过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活血化瘀,对冠心病血瘀证有显著疗效[16]

表1 《中国药典》收录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image.png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国药典》一部中用于治疗冠心病的81种中成药进行组方分析,统计出使用频次最高的前30种药材,频次最高的药材为丹参。根据4种不同证型对其分类分析,不同证型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在组方选择方面有所侧重。对于治疗冠心病的药对一般遵循协同增效的原则。目前可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材很多,但因病情的复杂多变,各辨证分型对于组方及药材的选择应全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杜峣楠,宋晨薇,王晓峰.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7,39(4):794-799.

[2] 贾晓斌.中药组分制剂专栏[J].药学学报,2018,53(12):1941-1942.

[3] 温伟,杨颖,赤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衰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20, 38(3): 221-223.

[4] 胡泰然,李雪苓.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药调控冠心病发展的铁死亡关键基因[J]. 河北中医,2022,44(7): 1188-1195.

[5] 朱苗苗,高永翔.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认识[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5(11): 1336-1339.

[6] 苏楠.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治疗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1):104-105.

[7] 魏鹏路,顾浩,关双,等.已上市中成药治疗不同证候冠心病心绞痛的核心处方挖掘[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5):1041-1047.

[8] 邓雅芳,王保和,黄宇虹.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9, 30(4): 504-507.

[9]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0] 宋佳,高晓霞,田俊生,等.中药药对配伍机制的现代研究[J].中草药,2017,48(21):4367-4374.

[11] 袁蓉,施伟丽,信琪琪,等.川芎-赤芍药对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9,12(5):808-811.

[12] 高源,季伟,肖丹,刘井,彭丹冰,彭源.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0):2180-2187.

[13] 高丽娜,崔元璐,延阔,邱超.丹参红花配伍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47(4):671-679.

[14] 王雅莉,胡光,张倩,等.活血化瘀中药丹参药对的研究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34(3):197-204.

[15] 章轶立,李园,刘俊杰,等.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黄芪-丹参药对干预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预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2):93-98.

[16] 马天翔,顾志荣,沈丹丹,等.近10年药对配伍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12):132-136.

通讯作者:

高苏亚(1971-),女,陕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药物分析与过程分析。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