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据统计,ICU(颅内感染)属于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颅内感染常发生于术后,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以及生命安全均具有较大危害,做好术后颅内感染预防工作,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分析颅内感染的诱发因素,提出相关预防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行颅脑手术治疗的94例神经外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男34例,女13例;年龄40~65岁,平均(55.78±8.73)岁。对照组男35例,女12例,年龄41~67岁,平均(56.89±8.2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两组术后均采用包含脑压调节瓶、引流导管和集液袋的一次性负压颅脑外引流器引流,配合颅脑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保证室内通风、卫生,温湿度适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患者术后4天内的体温变化情况;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对患者高热(体温38℃及以上)情况做出降温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包括:(1)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并给予相应的处理。监测患者颅内压,并根据患者颅内压的水平以随时调整脑脊液的引流量和滴速,严密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以防患者由于持续的高热发生脑细胞缺氧的现象,继而导致脑组织受到损害,因此,护士要随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并在体温升高时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如有必要可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同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2)药物护理。神经外科手术大多具有创伤大、手术治疗时间长的特点,很可能损伤到患者的重要器官,在治疗过程中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抑制各类病菌的生长,能够有效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束后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进行抗感染治疗。(3)导管安全护理。应注意导管的护理安全,给予导管滑脱评估,每班护理交班。头部引流管需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防扭曲,防脱落。对各种导管尤其是引流管定时进行消毒,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能将引流管人为抬高,防止引流液倒流出现逆行性感染。(4)基础护理支持:每日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以预防发生霉菌感染。每日为患者进行2次膀胱冲洗,按时放尿,以锻炼患者的膀胱功能,如果条件允许,可尽早拔出尿管以免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以防发生压疮。(5)术后护理:手术治疗结束后需要认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联系医师并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术后带导管的患者还要做好导管护理,避免出现导管折叠、受压以及扭曲等情况,保证导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管的性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做到无菌,包括护理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定时进行导尿管护理,2次/d,导管出现渗血、卷边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更换。患者的切口也要加强管理,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
1.3评价指标
①颅内感染率。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前颅内感染情况;②护理满意率。告知患者本院自制围手术期间护理质量标准,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剩余区间视为满意。患者护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及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生活质量评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颅内感染率
观察组共发生颅内感染2例,感染率4.26%(2/47),对照组共发生颅内感染9例,感染率19.15%(9/47)。观察组颅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68,P=0.021)。
3讨论
颅脑是属于集体防御功能中最薄弱的区域,因为脑脊液的免疫抗体和吞噬细胞都对颅内的细菌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当患者进行颅脑手术后,都会对正常的血脑系统进行破坏,导致了患者抵抗力迅速下降,增加了术后颅内感染情况的发生率。从危险因素分析来看,颅内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手术时间、手术类型、脑室外引流、ICU停留时间、手术部位、脑脊液漏并发症、用药等因素有关。未得出颅内感染与糖尿病、术前其他部位感染、脑外伤有关的结论,这可能与纳入例数不足、流行病学差异有关。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较低,糖尿病、术前其他部位感染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长会延长脑切口开放的时间,术后脑室外引流时间延长,ICU停留时间延长,都会增加细菌定植风险。开颅手术开放了脑组织,打破了颅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增加细菌定植风险。急诊手术可能会导致抗生素无法有效预防感染,影响手术室准备质量,分期手术会增加脑组织及切口二次开放的风险,同时患者的病情往往更重。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加强对患者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严格进行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如患者发生体温升高要及时采取物理降温的措施,同时遵医嘱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此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各项基础治疗,如做好相关的口腔护理、尿道护理等,以防发生口腔的感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此,护士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和疏导,同时将颅内感染发生的客观原因告知患者及家属,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综上所述,负压引流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武霄峰,侯林.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9):1549-1550.
[2]管义祥,吴德模,陆正,等.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6):890-891,909.
[3]陆冠平,廖声潮,余永佳,等.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04):590-592.
[4]谢哲华,周桂桃.术中人员流动对层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