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娜,. 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研究杂志,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371.
摘要: 目的:通过延续性护理方式,判断该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选取我院2022年11月到2023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每组55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处理。其中常规组主要是使用常规方式,实验组主要是使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都较为良好。结论:延续性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方式,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4.157371
基金资助:

延续性护理是指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需求,在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使患者通过对延续性护理方式的了解和掌握,主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老年冠心病作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如果护理不合理,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传统护理方式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延续性护理方式开展改革。为了分析该方式的护理效果,该研究选取2023年5月到2023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2023年5月到2023年12月来我院护理的1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男女为27例和28例,年龄范围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9.14±5.74岁,病程为2~14年。实验组患者男女为24例和31例,年龄范围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0.15±3.47岁,病程为2~13年。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过检查以后,均符合冠心病标准。2、患者意识较为清晰,有沟通能力。3、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4、不存在其余器质性疾病。

排除标准:1、患者意识较为模糊,无法进行有效沟通。2、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实验。3、存在其余严重性疾病。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组护理方法:护理方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该疾病的了解程度。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患者的饮食方案,以患者喜好为主,保证其饮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合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加强与患者沟通,减少负面情绪。

1.2.2、实验组主要是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对其进行出院前指导

健康教育是延续性护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出院健康教育计划。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既往病史及家族史,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在此过程,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帮助其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户外运动等。可以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血栓的措施,如避免深蹲、便秘、剧烈活动等,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锻炼,并且告知患者在家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2.2.2、出院以后对其进行随访

患者出院以后,护理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可通过电话、短信、信件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血糖、心率、体重,分析其服用药物的情况和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指导,向患者介绍出院以后如何正确服用药物和注意事项。在此过程,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在心理上是否存在障碍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1.2.2.3、定期安排患者进行复诊

为保证患者获得持续的健康护理,应定期安排患者进行复诊,一般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自我护理情况及家庭条件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时机。对于病情稳定或已经出院的患者,可选择在出院后半年内安排一次复诊;对于病情较重或疾病进展较快的患者,可在出院后1个月左右安排一次复诊,对于病情较轻或没有变化的患者,可在出院后6~12个月安排一次复诊。复诊时应向患者交代病情及治疗效果,同时询问并记录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在复诊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并认真做好记录,以便为其制定新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1.2.2.4、进行心理引导

由于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同时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心理会产生波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疏导。首先,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讲解,使其认识到自己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其次,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相关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手段。最后,医护人员要积极地鼓励患者,使其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讲解家庭和社会对于该疾病治疗和护理的支持和帮助作用,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通过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从不同方面对患者的生活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证明效果越好。2、收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为良好。

表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截图1741069058.png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 截图1741069069.png

3、讨论

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其病情比较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老年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如果缺乏护理意识,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很多医院都已经开展了延续性护理方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方式处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方式进行治疗与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延续性护理方式的应用。本次研究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处理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洁. 协同合作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 (07): 91-93+96.

[2]罗芳, 王晓玲, 张启国.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 13 (18): 173-177.

[3]肖木坤.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医嘱遵从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 (32): 197-19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