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索
陈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姣,. 工程教育认证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探索[J]. 中国教育探索,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8.
摘要:
本文探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怎样将各门程序设计类课程有关思政中彼此孤立的散点连成线、再将线连成面,制定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构程序设计课程群思政案例库,探索“两线三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程在价值引领、技能提升、知识传授中互相融合,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工程教育思政课程群
DOI:10.12721/ccn.2024.157028
基金资助:工程教育认证下程序设计类课程群思政探索与实践 编号:XXYJGS2330

引 言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能够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工程教育与工业界有效对接。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提高我国 高等教育水平,增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1]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任何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都必须结合本国特色。2020 年10 月20 日,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工程教育高峰论坛讲话时明确指出,我们需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水平工程教育认证体系[2],即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中必须融入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程序设计课程群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工程教育课堂教学,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和教育需要,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根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2 版)》不断调整,突出德育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所有程序设计课程中都融入思政元素,促进思政教学模式创新,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体系,实现专业教学全过程协同育人[3]

1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及特点

当前由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很多高校基本开设了C语言、Java程序设计、python 、Web前端等程序设计类课程。虽然不同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使用的编程语言不同,但是具有相同的教学特点,如教学内容侧重于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多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实践性强,课程考核多采用笔试等。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程序设计类课程属于典型的工科课程,注重技术,加之大多数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程序开发工具都来自国外,似乎很难找到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从教学对象来看,当代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容易接收新事物的群体,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成果在学生群体中普及很快,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网上购物、娱乐、社交等;但同时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学生很难分辨其真假,容易遭遇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这些事件屡见不鲜。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不足,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社会问题,并且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塑造,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2.1 反向设计,制定课程目标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进行课程目标的制定,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软件开发技术等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际动手编程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实践技术创新能力并能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要的优秀工程人才。结合程序设计课程群的专业特点与课程内容,通过系统分析课程群中的专业知识模块,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群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将其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培养目标

截图1741162691.png

2.2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结合程序设计课程群特点构建思政案例库

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基于工程教育理念下将课程之间以协调的方式开发,提取各课程中的相似内容特征和资源整合起来搭建一个课程群,设计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与之对应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可采用课程组设计协作、师生与引用文献等方式广泛建设,并形成包括文字、动画、音视频等多样化的思政案例库;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爱国情操、民俗风情等内容设计到编程实践中,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程序设计课程群思政教学挖掘途径如表2所示。同时,根据教学实施及分析情况对案例库进行持续改进。丰富的案例库有助于课程群开展思政教育,加强德育元素应用,促进教学实施过程中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在认同中传承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形成全维度思政育人格局。

表2 程序设计课程群思政教学挖掘途径

截图1741162721.png

截图1741162749.png

2.3 探索“两线三段”交互式混合教学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两线三段混合教学模式,通过交互式教学法、实验项目优化法、实践教学等完成线下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敬业爱岗精神。在线上教学中,利用优质线上教学资源,采用多种辅助教学工具(雨课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等)提升教学效果,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建设线上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针对性地解决课程改革的浅层化、学生水平的差异化等矛盾点。引导学生增强集体观念、纪律意识和企业价值认同。课前挖掘和提炼课程群共性知识点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思政教学素材与专业知识,撰写思政案例库。课中完成“融合讲授”和“互动启发”,使思政元素得到延伸和升华。课后依据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例如,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某个页面中的停留时间、互动频率等来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以此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学习话题,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提高思政教育内容、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学生实际生活三方面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探索和持续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发挥思政教育的最佳效能。两线三段交互式混合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2.png

图2 两线三段交互式混合教学模式

 4 结语

随着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现今众多工作都和编程有很大关联,如人工智能、数智化、虚拟仿真、图形图像处理等,其中涉及的算法、分析、开发、标准等都需要通过编程予以实现,这些都需要以程序设计为基础,程序设计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这就更需要抓好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思政建设。程序设计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是实现“铸魂提质,三全育人”的有效手段。课程思政的融入,使冰冷的技术有了灵魂,学习目标升华为理想和信念,计算机教育更接近于编程思想的树立、计算思维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形成,达到教育的根本目标。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6年度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25,中国工程教育准备好了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2022-11-18].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唐光义,张淑丽,张宏国.“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2):29-3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