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刘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旭,.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 体育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8777.
摘要: 由于特殊教育所面向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如聋生、盲生、智障学生等,其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特教学校中,对特教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积极的激励。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动之下,特殊教育学校更应该积极地凸显出特教体育教学的特色,推动特殊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体育技巧,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扩大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空间。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DOI:10.12721/ccn.2023.158777
基金资助:

前言:在新一轮的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加速自己的发展。在特教学校中,体育课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合理设置培智体育校本课程

目前,学校的体育课程都是参照普教的课程,只会将课程范围拉长,将一些高科技的项目难度降低,这已经不适合学校的学生,也不适合学校的发展需要。为了真正促进培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在课程目标的设置、内容的设置上,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的设置目标必须以康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恢复他们的身体各项机能为基础。培智学生的身体动作不协调,灵敏素质差,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将对学生的上述功能进行发展和康复,只有拥有了良好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技术性教学,不然,很容易脱离学生的发展轨迹,让学习体育技术变成一种空谈。此外,在教学内容上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智儿童很少有机会参加体育竞赛,这跟他们的智力和身体发育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特殊的话,一般情况下,他们的体质都比较弱,甚至是有残疾。长久以来的自闭,让他们对技术方面的东西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但是,他们经常会主动地去练习生活中可以玩耍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这个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生活的实际,结合生活的习惯和体育的习惯。比如,走直线可以和实际生活中的斑马线、右侧通行联系起来;扔东西(扔石头而不是扔铅球)、步行器训练可以和在公园或社区里的健身联系起来;跨跳、跳上跳下可以和生活中遇到的小河流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陌生,学会之后就能派上用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危险的认识和性格。

二、明确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体育特殊教学的具体目标定位和内容的选择,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一时需求或一时的兴趣,那么就不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也不能满足特殊群体学生的社会化、终身化要求。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前瞻性。教师在选取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并结合他们自己的特征来设计课程内容。教师要以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为依据,在体现学习目标的多元化特征方面,注重学生在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并对此进行科学的设置。在课程目标中,应以“主体”,“条件”,“行为”,“标准”为具体内容,以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特教学校尚无专门的体育课程标准,而在“培智学校”,学生的残疾类型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学校可以编写更具针对性的教科书及提纲,让教学有依据。

三、强化体育教学科学性

因此,要想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科学性,就必须加大力度。立足于儿童的实际,将身体、心理残疾的康复和赔偿放在第一位,对这一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努力增强教育的关联性和特点,从而牢固地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体育教学才能更有成效。体育教学一定要与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差别化教育变成体育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和策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进行投入,让他们可以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体育水平,让他们更加重视体育运动的吸引力,让老师们可以设计出更有娱乐性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们在中学和学校里都有自己的角色。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变得更加活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推动其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信 

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身体功能。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这些特殊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对教学中的各种资源和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身体机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殊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异性,在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设置出不同类型、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满足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需要,将智障学生和残疾学生区别开来。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而且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重点,要尊重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应在教学观念上进行更新,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体育教师要做到教学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使他们变得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对特殊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来说,要加强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在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突出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给学生健康 
 这类特殊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缺陷,或多或少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有自卑心理,这直接影响着其身体机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各项身体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并探索出一种新的锻炼方法,从而在锻炼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在对这类特殊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应该遵守以下原则:一是以增强体质为第一要务,二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基础知识和运动技巧。教师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一定要把锻炼学生的身体作为前提条件。在准备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选择教学内容、教方及教学模式。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运动量及强度进行关注,把锻炼学生作为一个前提条件,把增强学生的体质作为最终的目标。过度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的体质有损害,对他们的发育不利。如果体育锻炼量太少,就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体育锻炼应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量,以增强体质为宜。

总结

本文认为,特殊教育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特教学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特教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特教老师们应该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真正推动特教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提高残疾学生的体质。

参考文献

[1]袁永红.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智慧,2020(33):103-104.

[2]张起家.对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体育教学工作的思考[J].休闲,2019(07):139.

[3]付明萍,王之春,高柳.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09).

[4]张秀玲,魏剑波.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