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多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但该种方法的应用术后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疼痛表现,不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康复。因此,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非常关键,以此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本文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主,评价施行连续股神经阻滞+浸润麻醉、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价值。
1.资料情况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情况
结合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处理,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A组、B组,各41例。A组男性(n=23)、女性(n=18);最低年龄为38岁、最高年龄为85岁,中位(61.5±4.6)岁;最短病程为3年、最长病程为4年,中位(3.8±0.4)年。B组男性(n=24)、女性(n=17);最低年龄为40岁、最高年龄为82岁,中位(61.3±4.3)岁;最短病程为3年、最长病程为5年,中位(4.1±0.5)年。A组和B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情况对比处理,未见较大的差异(P>0.05)。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膝关节疾病[1];存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指征;依从性佳;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并发其他系统疾病;无法配合临床治疗;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麻醉方法
1.2.1 B组施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进到手术室后取患者平卧位、构建静脉通路,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作以严格监测[2]。在患者股动脉波动最强位置作标记处理,然后于股动脉偏外侧1cm、股骨沟韧带下1cm位置实行穿刺,常规消毒、局部处理后,将连续神经组织工具、神经刺激设备连接好,通过45°于头端穿刺进针,将电流刺激设置为1mA,经刺激诱导股骨位置肌肉跳动/收缩,将电流调整为0.3mA。这时,经针芯于患者体内注入5ml罗哌卡因(生产厂家:安徽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57),退出针芯后留置、固定导管。
1.2.2 A组施行连续股神经阻滞+浸润麻醉,前者麻醉方法同上,后者在静脉注入3mg咪达唑仑(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1)。然后,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适当调整静脉给药的剂量[3]。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比较两组①术后镇痛效果;②临床相关指标(自主护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出室时间)。
1.3.2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术后8h、12h、24h、48h疼痛情况评分,评分范围0~10分,分值更高为疼痛程度越严重,反之分值越低为疼痛症状改善效果越佳。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本文数据均准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5.0中,计量资料两组术后镇痛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分别采用均数差x̄±s体现、执行t检验。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可评判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间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间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n=41(x̄±s),分]
2.2 两组间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
A组的自主护呼吸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和出室时间,和B组组间比较差异性均存在,P<0.05,如表2。
表2 两组间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n=41(x̄±s),min]
3.讨论
膝关节疾病患者经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不容易出血且可确保治疗的效果,但无法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4]。针对于此,临床方面需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处理,以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为临床方面常用的麻醉方法,不足:麻醉后患者苏醒、恢复生命体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镇痛效果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为此,本文在该种麻醉方法之上配合使用了浸润麻醉,以局部注入药物方式处理,可提高患者术侧下肢麻醉的效果。同时通过小强度浸润性麻醉,可以保证患者在麻醉状态下加速代谢,尽快恢复意识并确保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的状态[5]。实行局部注入药物方式处理,术后48h内会残余一些麻醉药物,所以能有效减轻患者局部疼痛的症状,停用后没有蓄积、能够保证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上述两种麻醉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体位不适感,提高麻醉效果,有效弥补单独通过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的不足,并且促使患者术后及早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可知,连续股神经阻滞+浸润麻醉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术后镇痛效果理想,而且能减少患者自主护呼吸、监护室停留、出室的时间,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牟晓杰,张鹏,陈丽.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联合关节腔周围注射鸡尾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1635-1637.
[2]崔明达,蔡善保,段文等.丁丙诺啡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11):1819-1823.
[3]张云慧,刘清仁,王淼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新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1):74-78.
[4]李仁科,曹咏雁,马风雷等.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249-250.
[5]石钊,张素品,王国林等.收肌管阻滞联合闭孔神经后支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7,37(11):1365-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