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特征为具有广泛的传播途径、较强的传染性等,飞沫、尘埃、气溶胶等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它可以在人和人、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传播,如果控制不及时,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扩散,不仅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传染源是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的三个必要环节,如果可以将某个环节完全切断,则可以使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得到阻止。然而,不同的传染病存在不同的薄弱环节,防疫部门需要将发病状况及时掌握,同时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而使多种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1]。
1 预防及控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
在我国卫生工作中,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是一项重点工作。防控工作稳定运行,可以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与其他类型的疾病相比,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病原体从宿主体内排出后,会通过某些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体内,它们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病原体的数量和类型与感染强度密切相关。目前,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多种。尽管中国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新的呼吸道传染病的出现和病原体的变异显著增加了防控难度。例如,对于SARS 和结核病等高发传染病,它们对防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果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仅会损害人们的健康,还会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2]。
2 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措施
2.1 强化公共卫生管理
(1) 在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过程中,选派医护人员作为宣传员,对居民进行全面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医护人员需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因、传播方法、治疗方法、防治措施、预后恢复和预防措施,使患者对呼吸道传染病有充分了解,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2) 建立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二维码,让居民自主获取和学习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或通过问卷了解居民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认识,耐心回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纠正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自觉避免呼吸道传染病的危险因素。(3)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需要在社区设立专门的顾问,及时解决居民的疑问和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有针对性地治疗患者。提醒居民,如果有传染源,更可能引发大规模疫情。因此,有必要加强居民的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严禁吸烟和饮酒,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日常饮食中注意食品卫生,食品保存时生熟分开[3]。
2.2 预防接种
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中,预防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预防接种的方法为:在人体内接种某种疾病的生物制剂,让机体出现特异性的免疫力,促进机体的免疫水平有效提高,从婴幼儿开始进行预防接种,能够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实现有效预防。同时,对成人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特别是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传染病,例如肺结核、乙肝、流感等,应当强化对疫苗的接种,防止在成人间出现传染性疾病传播情况。并且需要强化对居民的宣传教育,使其对疫苗接种具有正确的认识,并自觉进行疫苗接种。
2.3 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
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来说,其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流行,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能够将细菌赖以生存的因素消除,在呼吸道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 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认真分析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存在的危险,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分级防护工作。在工作期间,医护人员需要遵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使用防护工具,包括护目镜、手套、防护面罩、医用口罩、防护服等,严格遵守五步洗手法,将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若患者存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需要将其安置在隔离病区内,病区内的空气需要保持流通,明确的划分传染病的专用通道,医护人员在进出病房时需要穿好隔离衣,避免发生感染[⁴]。
2.5 强化各单位与疾控中心的联系
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学校等需要展开密切的合作,学校需要将完善的疫情控制通报制度建立并完善起来,对学校的各个场所进行严格消毒。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需要与医院密切配合,充分了解学校等单位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情况。此外,将疾病防控小组成立起来,小组成员中的医护人员需要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充分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对医疗废物严格行分类处理,并强化对社区居民的积极培养,使其充分认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
2.6 管理诊治制度建立健全
我国的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需要将疾病管理诊治制度建立并完善起来,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进行严密的监测,对于各类传染性疾病,需要掌握其治疗手段、诊断标准、疾病特征等。在疾病的多发季节,需要分离开疑似患者和普通门诊患者,将发热部门开设起来,针对性的诊治并密切观察收治的传染病患者。医院需要准备好充足的抗生素,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并且不断强化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知识和健康宣教。
3 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后的控制
3.1 报告呼吸道传染病的种类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以后,首先需要向上级汇报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性质和种类。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中,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法定制度,各级卫生部门需要利用疫情报告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制定出来,迅速、及时、全面的做好各项工作。
3.2 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后的控制措施
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以后,首先需要在 2 小时内及时向上级上报疫情报告,将疫情应急小组立即成立起来;其次需要立即采取及时、有效的隔离措施,严格隔离传染病感染患者,封闭管理疫区,强化宣传力度,防止发生混乱、恐慌;再次,收入隔离观察区密切观察与传染病患者接触的人员;第四,需要使用双氧水、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早晚消毒;第五,将传播途径、传染源确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第六,准确记录疫情检测情况。
结束语
一直以来,在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信息完善起来,将其传播特点掌握,并制定出合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将疾病的防控知识向全民普及,促进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提升,为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阻断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戎,林晓,陈芙蓉,等.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及效果[J]. 中外医疗,2021,40(12):55-57.
[2]蔡国仁.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22,37(18):3451-3454.
[3] 付向珂.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及控制方法[J]. 健康大视野,2021(14):256.
[4]康煜. 研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39.
[5]林建洋.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的具体措施及应用临床效果[J]. 健康必读,2021(19):264.
[6]迪力拜尔·依明. 探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6):32,34.
[7] 不同季节进入呼吸科见习不影响常见病种见习效果. 林耿鹏;李辉;陈凤佳;唐可京;郭禹标.大学教育,2020
[8] 广州地区2018年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胡塔;陈岸岸;曾文;李瑜.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
[9] 2017年昌邑区呼吸道传染病调查分析. 姜莹.智慧健康,2019
[10] 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策略研究. 戴辉章;邓玫;林仙.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