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健康的追求更加的迫切,医学模式也有了转变。更加绿色健康、无副作用的中医中药进入了大众的眼帘,中药房也由此成为每家医院必备科室。但众所周知,中药材种类繁杂,对储存条件(温度、湿度、密封度等)要求严格,而且药材本身加工炮制后还需分门别类摆放,以便后期的调剂[1]。相对于西药来说,为了提高中药处方的调剂质量,强化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因此,本文探究加强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中药处方的调剂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选用中药治疗的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将2022年1-7月(常规组)和2022年8月-2023年2月(规范组)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2-83岁,平均(37.08±4.04)岁。规范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8-82岁,平均(50.68±3.84)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模式进行管理,包括派遣专人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药材,并定期对中药材进行检查和维护,一旦发现有发霉变质等损坏的药材,及时进行处理等。规范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的管理。详细措施包含以下几方面:(1)采购:采购作为中药材入库的首要关头,是重中之重的环节,首先要规范化安排专业知识扎实,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来承担此项任务。采购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每种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及鉴别特点。例如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的干燥的成熟果实,一些无良商家将与其很相似的芸香科臭辣树的植物种子掺杂其中,但是伪品的混入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更甚者将直接威胁到病患的生命安全。因此,采购人员需要规范化,并且加强专业知识。(2)调配:中药房的工作人员在调剂过程中需要认真负责对待,同时在调剂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动手不动脑机械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的观察和一定的判断。若处方中出现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要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避免伤害人体健康事件的发生[2]。(3)储存:不合理的储存方式不仅会直接损害药物,也会间接伤害到患者健康。因此,需要安排专人对中药材的储存进行监管。包括定期的检查和存取的登记,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管理办法下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水平情况,满分100,分值越高,表明服务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病患的满意度情况
规范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两组病患对中药房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50,%)
2.2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水平
规范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水平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工作的质量(`x±s,分)
3. 讨论
中药处方是通过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进行调剂,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在“未病先防”层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追捧。基于此,提升中药房的管理,使其更加的规范化,保证病患的用药安全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加强对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从中药材的源头做起,从入库到出库的方方面面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规范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药房人员的服务水平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中药房加强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可以加深工作人员对中药处方的了解、提升中药处方的调剂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平. 强化中药房规范化管理对提高中药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1,21(10):53-55.
[2] 王金辉.中药房采取规范化管理对中药药品调剂准确率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9):160-162
[3] 覃演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中药房药品调剂准确率与调换率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