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仅是一门理性与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也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是促进数学学科长久发展的必然之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数学文化熏陶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当前新课标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探索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举措,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走向丰富与深入。
一、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小学生的阅历较浅,他们在做一件事情时会首先考虑这一件事情是否有趣,而数学文化本身和数学知识点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数学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故事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故事来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相关的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更多的数学文化,这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精神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数学也不例外,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只注重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甚至在课下不会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探索,这直接导致学生没有较为丰富的数学精神,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相关的知识点时无法灵活运用,现在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文化,让学生通过自发的探索来理解数学精神,也通过这种方式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因为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会更加关注较为有趣的知识点,而数学文化的加入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并且学生在了解数学文化之后会主动地探索与数学文化相关的知识点,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开拓。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以教材为中心,拓展数学文化
当下对于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入方式中,利用教材则是最为便捷的手段,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深度发掘数学教材中的故事及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数学发展史。从数学教材分析来看,其中涉及背景知识比较少,但是也足够引起小学生的关注,通过将背景资料与教学内容结合,并在拓展教材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实现故事与知识的同时呈现,这样学生便可以一边听故事一边学习知识,这样既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数学文化。例如,对于《时、分、秒》这一课的教学,在数学教材中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计时工具的图片,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出这些资料的价值,在教学设计时选择不同的计时工具,并穿插相应的背景故事,如手表、摆钟、日晷等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及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便可以掌握了三个不同的时间单位,同时也了解了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以课堂为中心,引入文化资源
从数学发展史来看,其中不仅有涌现了大量的数学家,还有诸多有趣的数学小故事,这为新时期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提供了契机和方向。作为数学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呈现这一切内容,引导学生在感受数学文化知识博大精深的过程中点燃探索数学知识的思维,引导学生在领略人类智慧与文明的过程中构建智慧课堂,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
例如,在教学《认数(一)》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吗?为什么要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呢?然后,教师接着讲解阿拉伯数字的历史:三世纪的时候,印度一个人发明了这种特殊的数字,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这种数字符号被传到了阿拉伯,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到了12世纪时,阿拉伯的商人将这种数字符号传到了欧洲,欧洲人便称其为“阿拉伯数字”,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不是“印度数字”的原因。在这种故事氛围中,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和学生的认知,而数学文化的渗透也是十分的自然。
(三)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互动模式
目前,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堂的融入,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无形渗透因此,教师需要跳出教材的限制,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互动模式,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思维的创造性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一课的内容时,由于乘法是算术当中比较简单的运算之一,同时乘法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九九表》: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时候我国已经有人使用九九乘法表了,但是在那个时候它的名字是九九歌、九因歌,这也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表的前身。那为什么现在我国的乘法口诀表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比较高呢?接下来教师继续介绍:按照记载,现阶段所知道的乘法表主要有玛雅乘法表、巴比伦乘法表等,而玛雅乘法表需要190项,巴比伦乘法表需要1770项,我国的九九表仅需要1-9这九个数字,且读起来有节奏感,容易记忆,非常符合低年级的小学生。可见,通过跳出教材的桎梏,既可以实现教材的活学活用,还能够弘扬数学文化,这对于数学文化的渗透来说十分的有利。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阵地作用,不仅要将数学知识的工具价值展示出来,还要把数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挖掘出来,利用多种途径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文化,使小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郑木英. 小学数学教学融合数学文化教育的课例实践探索——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J]. 天津教育, 2022(19):3.
[2] 陈佳玲.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科学发展, 2022, 4(6):79-81.
[3] 杨其勇罗虎成于敏章.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呈现特征分析[J]. 基础教育研究, 2022(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