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重症,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就了极大危害。急性心肌梗塞是从冠脉病变的基础之上进度而成,即冠状动脉供血减小或中断,加剧了原先的心脏供血不足病况。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的死亡。已有数据显示,如果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再辅以细致入微的护理管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治愈成功率,减小手术并发症。这项研究将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0例,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35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对其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手术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对比与分析,致力于探寻急性心肌梗塞的现场急救具体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0例,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35例,对照组中男21名,女14名,年龄段36~81岁,平均年龄为(58.1±2.3)岁,病期1~11钟头,平均值病期(5.1±0.3)钟头;观察组中男23名,女12名,年龄段37~80岁,平均年龄为(59.5±4.5)岁,病情1-12钟头,平均值病情(5.3±0.2)钟头,两列患者的性别角色、年龄段、病程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而且70名病人都有知情的权利,并表示愿意参加本调查。
1.2方法
病人进了急诊科过后,医护人员要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史,如果病人有心慌气短、腹胀痛、心前区不适等一系列问题,医护人员一定要为患者做心电图。如果一旦判定为急性心梗,医务人员就会把硝酸甘油片置入患者的舌底,每一次0.5mg,同时给予氧气,流量控制在5-8 L/min,然后马上通知医师,在医生的指导下,用5-10mg的硝酸甘油和100ml淡盐水进行混合,开展静脉注射。患者吞咽阿斯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IV,随后建议病人要多躺下,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中。而对照组只是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住院急救,心理治疗,镇痛,吸氧,病情监控。
1.2.1 入院急救护理
为了能让心肌梗塞的病人一住院治疗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救治,所以要把心肌梗塞的病人安置在ICU病室,要尽可能的减少运输的频次,规避病情加重。医务人员想让病人多休息一会儿,为患者简单的介绍心肌梗塞的有关情况,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过大和思想负担,并对病人的直系亲属进行宣传推广,塑造一个好的手术治疗空间环境,减弱病患悲痛,深入开展紧急救援诊疗。
1.2.2心理干预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重大疾病,病程较长,况且在老年人中很常见的,故而大多数患者也都会随之有很多的中老年人慢性病,他们对自己的病都已失去自信,所以说同一时间段很容易出现惶恐不安、恐惧、焦虑、孤独寂寞等不良情绪。除此之外,绝大部分心肌梗塞病患者都会有一些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在抢救的时候,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有序地进行工作,并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和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以此来获得病人家属的信赖,使病人的精神状况得到改善,让家属多做病人的工作。
1.2.3吸氧、止痛护理
护士首先要对病人做血气分析,然后告诉病人氧疗的重要性,以确定给药与否。当PaO2小于10.7 KPa或SPO2小于0.92时,需要将氧气的流速控制在4 L/min,并可以按照SPO2的多少来调整氧气的流速。如果经急救后SPO2仍小于0.92,则表示病情比较严重。倘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慌,交感神经度持续上升,心率过快,心肌缺氧概况尤其严重,心肌梗死的使用范围也会增大,还可能会导致心脏停搏、心律紊乱等更加严重的病征,以至于护理员一定要对病人进行镇疼治病。
1.2.4监察症况
护理员应时刻关注病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每2小时1次。如果病人都需要用到溶栓剂,这样做的话医护人员理应更加注意病人的病情。护理员应熟悉各类心律不整的心电图突出表现,以利于妥善处理病患的不正常,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治疗。
1.3诊断指标
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
1.4相关系数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来数据统计分析这次分析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计量资料选择(x̄±s)的形式来描述,选用 t查验,计量资料用x查验,有显著差异 有(P<0.05)。
2、总结
对我院治疗的7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相关资料展开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特别少,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临床治疗有效对比[(%)]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探讨
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最常见合并症是心率失常、慢性心衰等,最终很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并且发病原因迄今没有明确发病原因,病人的疼痛感会忽然出现,并且还会蔓延到后背、腹腔、肩膀等位置,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员应了解病患真实情况,并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才能持续改进患者治疗实际效果。心肌梗塞作为一种严重破坏病患生存力的疾病,因此我们在应急管理期间一定要注意病患的监测,赢取抢救的时长,进而提升患者的康复功效。我们将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7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住院急诊抢救。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P<0.05)。
总之,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非常高,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救治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在最佳的状态下得到治疗,并且要强化患者对治疗的热忱主观能动性,减低病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野;孙晓文.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2(11).
[2]刘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3).
[3]克比努尔·阿布力孜;古丽格耶·吾尔买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32).
[4]吴明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