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绷带镜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桑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桑童,.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绷带镜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J]. 护理研究杂志,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414.
摘要: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绷带镜(bandage contact lens,BCL)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 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60例翼状胬肉切除术放置绷带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时间取下的例数,术前、术后7 d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取下例数要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CFS评分更低(P<0.05),BUT时间更长(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佩戴BCL辅助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的患者能进一步促进角膜上皮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增强泪膜稳定性,降低对眼表环境的影响,缩短术后伤口恢复的时间,更能保证绷带镜的正常在位及按预期取下。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翼状胬肉;绷带镜;术后恢复时间
DOI:10.12721/ccn.2024.157414
基金资助:

精细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它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突出以精细化理念、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服务为特征的全过程护理,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国外精细化护理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培育、就医流程设计、安全与品质管理、医患和谐相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2]。而在眼科疾病中,翼状胬肉属临床常见且多发病症,全球发病率高达10.2%[3]。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明确,多认为与环境刺激、紫外线辐射、结膜炎症、烟尘污染等因素关联密切。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睛发干、异物感等症状,可使患者眼表功能受损及泪膜稳定性降低[4-5]。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多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有效切除病变区域组织,改善病情。因此,术后仍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佩戴BCL就是很好的方法,BCL主要采用硅水凝胶材质所制,镜片含水量高达36%,零光度,软硬度适中,应用后可保证眼表湿润度,提高患者眼部舒适度,在临床角膜损伤、电光性眼炎、大泡性角膜病变等眼科病症治疗中被广泛使用[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60例(60眼)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7~74岁,平均(54.73±7.82)岁;病变侵入角膜长度3~5 mm,平均(4.13±0.20)mm;病程2~11年,平均(6.39±1.25)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8~72岁,平均(55.27±7.64)岁;病变侵入角膜长度3~5  mm,平均(4.20±0.21)mm;病程2~12年,平均(6.54±1.22)年。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裂隙灯、眼压、视力等检查证实为翼状胬肉;无其他眼表疾病;临床资料完整;单眼起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术前护理干预,以及延续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精细化护理模式,主要包括:(1)理念培训、(2)行为护理、(3)精细化宣传。

1.3 评价指标

① 术后患者使用绷带镜协助角膜修复,统计两组在位及按预期取下的例数;②两组术前、术后7 d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CFS分值区间0~12分,分值越高,染色越明显。BUT:患眼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溶液,瞬目数次,朝前方平视,裂隙灯下以钴蓝光宽裂隙观察整个角膜,嘱患者最后一次瞬目后保持睁眼,计时,直至角膜有第1个黑斑的时间为泪膜破裂时间,共测评3次,取平均值,泪膜不稳定:<10 s;正常值:10~45 s;③统计两组角膜上皮恢复情况。

1.4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取下例数见表1;两组护理前后 CSF、BUT评分比较 见表2.3。

表1 两组术后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取下例数(例) 1.png

表2 两组护理前后  CSF、BUT评分比较(分,x̄±s) 2.png

2.2 两组术后角膜上皮恢复情况 见表2。

表3 两组术后角膜上皮恢复情况比较(例) 1.png

3 讨论

本研究中,观察组角膜上皮恢复较对照组好,术后7、14 d各项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CFS评分较对照组低,BUT较对照组长 (P<0.05),可见采用精细化护理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佩戴BCL辅助治疗的患者,更有助于保证BCL佩戴的稳定性,更加促进角膜上皮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泪膜稳定性,降低对眼表环境的影响,加快了角膜恢复。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模式配合BCL辅助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可有效促进角膜上皮恢复,增强泪膜稳定性,减少复发,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对眼表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冯春梅,江旭峰.普外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控制术后疼痛和感 染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04-107. 

[2] 迟培芳,迟培环,刘晓娇,等.台湾地区双和医院的精细管理与特色服务[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1):106-108. 

[3] 罗正才,杨云.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6):42-44.

[4] 汪传梅,吴文芳,程意农,等.角膜绷带镜固定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21,21(8):1449-1452.

[5] 李珊,裴蓓,孙阿利,等.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及对泪膜和视觉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12):138 -141.

[6] 裴志娟,江军,李琼,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后戴角膜绷带镜的临床治疗效果[J].临床眼科杂志,2021,29(5):443-446.

[7] 张丽萍,蔡月丽,陆赋生,等.医院护理精细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6,10(7):67-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