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教学是现阶段我国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现阶段护理专业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发现,麻醉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1]。尤其是在护理操作技能培养上更是存在着严重影响,因而为了提高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实践能力,要以提高护生学习能力为主,做好护生教学实践方案。以微格教学法为主能够满足护生学习需求,对护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有一定帮助。本研究选取手术室2019年6月—2022年12月实习的护生40名为研究对象,探究麻醉护理实践教学中微课教学应用的意义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手术室2019年6月—2022年12月实习的护生40名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生教学实践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人运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20人运用常规教学法。40名护生构成情况如下:年龄范围18-23岁,均值19.58±1.66岁,男女比例5:35。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即在护生教学实践过程中以教学大纲实践为主,做好护生教学指导方案,提高护生实习能力。观察组运用微格教学法,具体如下:①建立评分标准,按照麻醉护理教学实践要求,做好评分标准制定方案,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流程、人文关怀等,同时对护生的精神面貌、姿态、礼仪、学习态度等进行评分。并且要加入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评价,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②光盘演示,通过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实践技能培养操作技能光盘,将护理操作中的相关技能展示给护生。③练习,带教老师要求护生按照光盘演示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并且将护生的操作演练过程记录下来。④反馈与评价,通过播放护生操作演练录像,按照对应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且让护生对照光盘中的操作演示情况对自己的操作演练情况分析和评价,最终的实验操作成绩。⑤问卷调查,运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护生进行测评,研究微格教学法对护生麻醉护理操作技能提升的价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生综合能力及各项技能测试成绩。其中,综合能力评价以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比较为主,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综合能力越高。而麻醉科各项技能测试成绩则主要以微量注射泵、心电监护仪、麻醉机、负压吸引器、温锅、温毯、除颤仪及自体血回输仪技能测试成绩为主,总成绩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测试成绩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以n(%)作为计数资料检验依据,以x2检验,以(x̄±s)作为计量资料的检验依据,采用t对其校验,差值为(P<0.05),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
观察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x̄±s,分)
2.2 两组护生培训后麻醉科各项技能测试成绩对比
观察组护生培训后麻醉科各项技能测试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培训后麻醉科各项技能测试成绩对比(x̄±s)
3 讨论
3.1 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又称之为微型教学法,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按照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实施分阶段系统培训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应用的主旨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其教学实践应用的意义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并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应对方案,改进教学流程,为护理教学实践创新提供依据[2]。微格教学法应用的特色和意义是通过微型化展示、微型化训练、微型化评价、微型化总结将所要传授的内容系统化的呈现给学生。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微格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其注重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分解,是从简单的单项教学技能入手,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然后以实现每一项教学目标,开展具有可操作性、可演示性的教学活动,意在更好地为学生的技能掌握提供帮助。
3.2 麻醉护理专业教学
麻醉护理教学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麻醉护理教学中的重点[3];同时麻醉护理专业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实践而言,其教学实践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性麻醉护理人才,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倡导的是以提高麻醉护理教学实践能力为主,结合现有教学实践需求,做好专业教学应对方案[4]。同时在该过程中也应该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麻醉护理人才为主,从提高麻醉护理教学实践应对能力着手,做好相应的教学改进方案和活动。在大多数医学类高校中都开设了麻醉护理专业教学课程,其课程教学实践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所占据的比重是相同的。通过这种教学设计为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
3.3 微格教学法在麻醉护理专业教学的实践
在麻醉护理专业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开展微格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麻醉护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通过对现阶段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得出,现有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影响教学实践因素,如果不能及时做好相关因素的处置与应对将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实践效果。如有相关学者通过微格教学法开展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实践活动,经教学实践得出,该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能够为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在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护生的操作技能,为护生操作技能培养奠定了基础,也在护生培养过程中,有效地转变了传统的实习教学方式,对更好地指导护生学习有重要指导意义。所以为了在麻醉护理专业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专业教学,需要以微格教学法为主,完善教学应对策略,提高微格教学法应用水平,以此为护生的实习成绩提升与培养奠定基础。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经本研究证实,在麻醉护理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开展微格教学法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够满足护生教学实践需求,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5],也可以为护生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提升护生教学实践能力着手,将综合能力培养与麻醉科各项技能操作培养结合在一起,以此为护生自身学习能力提升奠定基础。总体来看,在微格教学法帮助下,观察组护生的实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首先,通过对其综合能力评价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在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上都要好于对照组。其次,在护生培训后麻醉科各项技能测试成绩对比中得出,观察组护生在微量注射泵、心电监护仪、麻醉机、负压吸引器、温锅、温毯、除颤仪及自体血回输仪技能测试上都要好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微格教学法应用于麻醉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比较好的,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该教学法实施教学活动能够更为全面的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贴近麻醉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对有针对性的培养护生实践能力有一定帮助。其次,在微格教学法帮助下可以为护生操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尤其是具有光盘演示环节,可以让护生提前通过观看光盘了解到麻醉科相关设备和仪器的操作使用情况,能够为麻醉科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最后,在教师的反馈总结分析过程中可以让护生了解到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更好地改进其学习方案,促进其学习能力提升有一定帮助。
综上所述,在微格教学法与麻醉护理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所以可将该教学方法与麻醉护理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袁颖,黄思琪,王远胜,等.微格教学法在麻醉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6):107-109.
[2]邵艳艳,张小鸥,缪大宏,等.微格教学法在儿科实习生规范化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01(05):74-76.
[3]袁颖等. "微格教学法在麻醉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 38.6(2020):3.
[4]张勤,田莉.微格教学法在口腔专科麻醉复苏室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801-801.
[5]席娟.微格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