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使德育与英语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径。
一、创设情境,以德促学
教学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效果。
如在《My family》这一单元中,笔者首先从单词、短语、句型入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语言材料,并引导学生结合视频画面,想象自己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说出家人名字和与之相关的问候语;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家庭成员的分工,并且鼓励学生把这些对话编成小故事,给全班同学分享。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感。
二、课外阅读渗透道德教育
作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课外阅读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相关的英语文章、书籍、报刊等,让学生在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中提升道德素养。例如:在“My Home”的听说活动时,笔者向学生推荐了《My Home》这本书,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温馨、舒适、整洁的房间;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希望有一个大大的书架,可以摆放各种有趣的玩具;还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最想拥有的东西是游戏机……通过学生们的作文,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家庭有着怎样的期待,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家的美好想象。此外,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笔者还设计了一些类似于“请你帮我写一封信给我的妈妈”这样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些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其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初中英语德育渗透措施
初中生的自制力在不断增强,然而,仍有一些初中生在严格的自我约束下,无法有效地完成他们的课堂作业。例如,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性格,从而得出不同的行为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行为方式的重要作用,从而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也会努力寻求更为恰当的解决方案。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应该经常注意到英语的学习。同时,在课堂上,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来激发英语的学习热情,以这种方式进行思想品德的有效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组队学习,进行问答、抢答、对练等形式来提高自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的学习方式。对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同学们要学会团结协作,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小组。在与课本内容相融合的情况下,老师还应该引入情境式的教育,把同学们分为不同的角色,进行排练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这样的排练可以让同学们全神贯注,在这样的环境里,既能激发他们的英语兴趣,又能很好地把他们的德育修养结合起来。不但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逐步地改善了他们的口头交流,使他们的英语表达更加流畅。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了解互相帮助的重要性。此外,我国初中英语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在老师的讲授中,可以选择一些同学来做一个小的故事,使学生能够透过表现形式,深刻理解和剖析课本的内涵,同时,教师采用趣味化的方法来培养英语的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互动,这样的学习气氛能促进整个初中英语的学习,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英语课上集中精力。通过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强化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研究,使他们开阔眼界,对英语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德育教育的持续渗透,使初中生德育意识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德育教育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要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使英语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探索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未来的英语课程中获得成功。例如,在讲解有关节日的内容时,老师可以以圣诞节为例。教师解释后,同学们可以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人和如何祝福的方式。课程完成后,老师会向同学们提供一份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制作贺卡的建议。实际上,同学们不能用传统的卡片传递圣诞节的祝福。为环保起见,他们必须向他们在乎的人转达圣诞节的祝愿。英语课堂上,老师们要用所学的东西去找出那些用最新奇,最环保的打招呼方法的同学。通过这样的实践,能让他们懂得知恩图报,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德育素质,从而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实到中学英语课堂上。从发掘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素材这一角度看,老师们要找到与行为习惯相关的德育教育材料,力求把德育规范与学生的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德育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英语教科书里,经常会出现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或是更多地介绍了一些西方的国家,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对他们的思想素质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例如,在教授《FamilyLife》时,课堂上有很多关于用餐礼节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和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准备好课程,把用餐的礼节和课本上的知识相联系,既能介绍我国的饮食习惯,又能介绍国外的饮食习惯,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仪。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设计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例如:“用餐时,是否有人用筷子指向他人?用餐时是否存在吵闹的现象?”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中国和西方的用餐礼仪的录像直观地展示给孩子们,这样可以使德育教育更加直观和形象,保证他们能够得到礼仪文化的启发。
结语
对于初中英语来说,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教师的角色是以一种特殊的方法和思想,来有效地激发英语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实施的同时,要坚持把德育教育贯穿始终,既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使初中生的生活价值观念得到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的学习和德育素质不断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品德。
参考文献
[1]马耀国.谈立德树人——德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
[2]刘成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99(41).
[3]刘秀丽.巧用“三心”,润德无声一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数码设计,2017,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