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一种常见妇科病,有急性与慢性两种。慢性盆腔炎发作时,患者有低热、精神不济以及容易疲倦等不适症状,或存在下腹坠胀疼痛以及白带异常等不适症状。多数患者同时存在盆腔粘连现象,到会盆腔功能与盆腔结构发生改变,最终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多数患者入院时已经被疾病症状影响了一段时间,身心处于疲惫脆弱状态。若不能在患者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则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比较分析慢性盆腔炎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选取在本院住院的9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年龄20-48岁(34.37±7.19)岁,病程1月-4年(2.02±0.57)年。观察组年龄21-48岁(34.59±7.22)岁,病程2月-4年(2.07±0.58)年。两组资料比较,显示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辅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常规讲解病房规章制度,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治疗。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被疾病症状影响,已经形成了焦虑情绪与心理压力。护士需增加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主动表达对患者的同情与理解,告知患者这是正常情况,在药物起效后就不会那么难受,让患者宽心。其次。指导患者积极转移注意力,如结合的兴趣爱好,选择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或是打游戏,调节其心理状态。(2)疼痛护理:护士需主动评估患者的下腹部疼痛症状,基于患者的疼痛症状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应用止痛药物治疗。若不建议应用止痛药物,则要求家属多和患者沟通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带领患者进行冥想放松训练,全身心放松,减轻疼痛敏感度,减轻疼痛症状。也可配合子宫、归来、双极进行穴位按摩,以减轻患者疼痛。(3)预防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需强化预防措施。每日指导患者用温水或1::2黄连液清洁会阴部,但不能深入阴道中。清洗完毕后,需使用毛巾擦干,会阴部维持干燥清洁。同时,向患者讲述清洁会阴部的必要性,让患者养成定时清洁外阴部的好习惯,预防再次感染。若患者的白带日益减少,白带颜色逐步正常,则意味患者病情逐步改善。若患者白带变黄、变多带脓现象,则意味着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需第一时间就医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及时更换贴身衣物,尤其是内裤,尽量穿干净、棉质,暴晒内裤。(4)饮食指导,进清淡食物,忌肥甘厚味、辛辣、生冷之品。
1.3观察指标
两组(1)护理效果,评估标准[1]如下,显效:患者的盆腔炎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盆腔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盆腔炎症状无明显变化。(2)负面情绪,在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分别评估一次,评估量表是焦虑自量表[2]与抑郁自量表[3],分别以53分、50分为分界限,分数越高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评估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护理效果(n=50例,n/%)
2.2负面情绪比较评估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负面情绪(n=50例,x̄±s,分)
注:与同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若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病情日益恶化,最终导致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但想要避免疾病复发,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必须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工作。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基于人性化关怀理念,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该护理主张为患者提供全面照护,疏导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转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认知状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需认识到患者生活习惯与疾病的相关性,督促患者转变生活习惯,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对待生活,促进疾病康复,预防感染发生。
由上可知,慢性盆腔炎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艳平. 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灌注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7):1158-1160.
[2] 马海霞. 整体护理联合盆腔炎治疗仪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疼痛程度及疾病复发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0,33(7):180-182.
[3] 高莹,郑家珍,魏莹莹. 目标管理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19(3):439-44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