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研究进展
唐玉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玉敏,.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研究进展[J]. 国际护理学,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4.
摘要: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死率的上升。近年来,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针对难治性临床疾病的综合护理策略,在预防VAP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集束化护理强调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措施,旨在通过一系列经过临床验证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在VAP的预防中,集束化护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人工气道的管理、患者体位的选择、口腔护理、手部卫生、以及环境控制等。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集束化护理将在VAP的预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44
基金资助:

一、引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在机械通气期间发生的肺部感染。它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风险和医疗负担[1]。目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ICU中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其发生率较高,患者需延长ICU住院时间、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和院内感染相关的治疗费用,同时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上升。对于ICU患者而言,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VAP发病不仅会影响原发病的治疗,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特别是在当前医院的ICU治疗工作之中,相关患者本身的病情较为危重,且患者的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发生VAP,并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一项关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调查显示,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为7.37%,需针对VAP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综合防控措施[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策略包括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如合适的手卫生、使用消毒剂、采用无菌技术插管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护理人员在ICU中发挥重要作用,负责执行这些预防措施,包括监测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参数、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翻身、维持机械通气设备的清洁和无菌等。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策略和实施效果,有助于改进护理实践,提高感染控制水平,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对ICU患者的呼吸和营养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的呼吸功能、气道通畅性和营养支持等,以预防和管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的并发症。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最佳管理患者的气道护理、雾化治疗、胃肠道进料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VAP 发生的危险因素复杂且多样,有患者自身存在的因素:年龄≥60 岁、患基础疾病的数量、体位、口腔卫生等,还有其它外源性因素:ICU监护室的环境、进行侵入性操作、交叉感染、抑酸剂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其中机械通气是患者发生 VAP 最重要的因素,机械通气使得患者呼吸道生理功能逐渐减弱,口咽部的防御机制减弱,增加气道与外界环境的暴露机会,因此VAP 的概率会增加。

集束化护理是一个综合护理的过程,集束化护理的实施,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思维与正确的临床策略,其出发点是尽可能提供优化的护理服务,解决患者个体、难治性疾患涉及的护理问题,改善患者的护理结局。为实现这一目标,整个护理过程的各个细节都不应被忽视,如病房环境的持续优化、护士执行手卫生制度的情况,统一的护理标准以及明确的护理路径,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重要意义。

VAP患者本身并不存在肺部感染现象,而是开始接受呼吸机治疗后受其他因素的作用而发病。对ICU患者而言,在不能通过口腔、鼻腔正常呼吸的情况下,呼吸机提供的机械通气方法,为其正常呼吸提供了保障,但受机体免疫力低、器官功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有高发VAP的风险。目前对于 VAP 集束化护理措施各项内容的选择不尽相同,已有调查研究显示护士整体 VAP 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与未接受过 VAP 教育的护士相比,接受过 VAP 教育的护士具有更高的依从性,参与者报道了一些阻碍遵守VAP预防指南的因素,其中缺乏教育被重点指出,此项研究结果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应用

1.体位管理

在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处于仰卧位;应用床头角度器测量具体的抬高高度,将患者的病床床头进行30~45°的抬高。其有利于腹腔引流,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减轻肺部压力,促进病人的舒适度和康复。可以将患者转至俯卧位,即仰卧位的胸部朝下。俯卧位可以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增加背部肺区的氧合和通气效果。在重症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俯卧位可改善氧合并降低死亡率[4]。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俯卧位可能需要固定患者的头、臂和腿,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气道湿化护理

对于ICU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气道湿化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呼吸机通常通过送氧和湿化气体来提供机械通气支持,以保持气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并减少呼吸道损伤。加湿器通常用于给呼吸机送氧时,向氧气或气道送入湿化的水蒸气,以防止气道黏膜和呼吸道干燥。加湿器可以通过增加呼吸气道的湿度来减少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的排除,并减少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风险。此外,湿化瓶能够在患者呼吸进排气时,捕获和保持湿气,以便在患者下一次吸气时再次释放。湿化瓶可以减少气道中的水分损失,防止呼吸道黏膜和气道干燥。

3. 口腔护理

当ICU中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长时间的呼吸机使用可能导致口腔干燥、感染和其他口腔问题。因此要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包括口腔黏膜、舌面和牙齿[5]。使用柔软的牙刷或口腔湿巾,以及温水或含氯己定的口腔清洁剂。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口腔清洁剂,因为可能会引起黏膜干燥。可以使用润唇膏或润唇霜为患者的唇部提供保湿效果,防止唇部干燥和龟裂。要注意提供足够的水分给患者,以防止口腔和喉咙干燥。

4. 吸痰护理

当ICU中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患者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护理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安排。一般来说,需要进行吸痰护理的指征包括:可听到或观察到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气道阻塞或不适,呼吸困难或咳嗽无效等[6]。吸痰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常见的吸痰方法包括:口腔吸痰和气管插管吸痰。口腔吸痰适用于清除口腔、咽部和近端气道的分泌物,而气管插管吸痰适用于深部气道的分泌物清除。要制定个体化的吸痰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确定吸痰的频率和方法。

5. 唤醒计划

在相关医疗活动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该综合方案进行执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起到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研究认为,每日唤醒计划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降低VAP风险率。这种工作整体也较为简单,同时如果患者的评估结果支持患者拔管,且最终拔管成功,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VAP的发生率,也可以起到减轻ICU护理工作量的目的,因此该工作的整体接受程度也比较高。此外,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口腔保护也是集束化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实际情况来看,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对口腔、鼻腔原有的结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有的天然屏障被破坏,口腔对病原菌的抵御能力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对于感染的抵抗力。在目前较为常见的口腔护理工作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药品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工作,通过氯己定溶液有效地控制了患者口腔病原菌滋生的现象,从而起到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目的[7]。执行每日唤醒计划,在每天上午对患者的意识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在决定唤醒的时机之前,医护人员会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疾病的严重程度、呼吸机支持的时间和病情稳定等因素。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患者主动呼吸能力、镇静药物的使用情况、氧合和通气指标的稳定性等。在唤醒计划中,逐渐减少或停用镇静药物是必要的。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医护人员会逐渐降低药物剂量,以帮助患者恢复清醒和自主呼吸。

此外,集束化护理还强调了手部卫生和环境控制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保持ICU病房的清洁和适宜的温度、湿度,也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

三、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的研究进展

1.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策略也在不断更新。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多因素、多环节的干预措施,在VAP的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CDC在VAP预防指南中明确指出了集束化护理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多个关键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如保持患者半卧位、定期口腔护理、手部卫生等。同时,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也发布了类似的指南,强调了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关键作用。这些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对集束化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为VAP的预防提供了更加明确和科学的指导。

2.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证实,集束化护理在预防VAP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通过优化集束化护理措施,VAP的发生率可以降低至较低水平。此外,一些研究还探讨了不同集束化护理措施对VAP预防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患者半卧位和定期口腔护理是预防VAP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有研究发现,优化手部卫生和环境控制也能够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这些临床研究结果为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3.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集束化护理的实施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高度责任感,由于工作繁忙和认识不足等原因,一些医护人员可能无法完全遵循集束化护理措施。因此,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集束化护理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资源和设备支持,如保持患者半卧位需要特殊的床具和床垫;口腔护理需要合适的口腔护理液和工具等。然而,在一些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这些设备和工具可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因此,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可能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集束化护理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和优化。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可以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集束化护理的可行性;加强个体化评估和干预,提高集束化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和拓展。目前虽然已经有多个集束化护理措施被证实对VAP预防有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例如,一些措施的实施难度较大或者需要特殊设备和工具支持等。因此,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优化这些措施,提高其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可以研究更加简便易行的口腔护理方法或者开发新型的床具和床垫等。除了已经证实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外,还可以探索新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来预防VAP。例如,可以研究使用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VAP;或者研究使用免疫增强剂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预防VAP等。这些新的措施可能为VAP的预防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手段。VAP的预防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如呼吸科、感染科、营养科等。因此,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整合,共同推进VAP预防的研究和实践。例如,可以建立多学科联合研究团队或者开展多中心协作研究等方式来加强合作与交流。

五、结论

总之,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未来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集束化护理措施、探索新的预防措施以及加强跨学科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推动集束化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阳,唐忠平,聂丹阳,等.重症医学科VAP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分析[J].人民军医,2018,061(005):412-415.

[2] 陈亚男,李爱民,刘克喜,等. 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并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8):1642-1645.

[3] Aloush SM. Nurses' implementa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revention guideline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Jordan[J].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2018,23(3):147-151

[4] 景珊, 商临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策略及优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3):55-56

[5] 范蓓蓉, 周慧君, 陈培服, 陈瑜, 陈海燕.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与预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29(04):519-522.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41(4):255-280.

[7]朱明华, 方玲, 王旭彦, 毕艳华, 刘英杰, 刘海涛, 于大巍. 某综合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措施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7(17):4060-40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