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且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通常需要长期治疗。随着现代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一亿的糖尿病患者,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造成了较大的负担[1]。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是该病发生重要机制,且其发病具有较高的隐匿性,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若不及时发现和控制血糖,很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检验指标,尽早诊断和治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2]。过去临床筛查该病多采用常规检验,但是由于操作比较复杂,检验效率低下。随着生化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推广使用的使得临床检验速度提升,且全自动技术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基层医院得到普及应用[3]。为了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312例医院收诊疑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312例医院收诊疑为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86例,女126例;年龄32~75岁,平均为(50.3±4.2)岁。纳入标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胰腺炎、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入选患者均行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①常规检验:叮嘱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中段尿,然后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计算尿糖含量。尿糖>160mg/dl即可判断为阳性。②生化检验:叮嘱患者在检查前1天晚上8点之后禁食,在检查当天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3mL肘静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常温下放置30~40min,然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葡萄糖耐量检查前正常用餐,糖类食物总摄取量在150~300g,检查前禁食,然后抽取2~3ml肘静脉血,然后口服葡萄糖水,检测餐后2h血糖。餐后2h血糖>11.11mmol/L即可判断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诊断标准,本组312例患者中有300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其余12例非糖尿病。生化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1%、98.7%、83.3%;而常规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4%、93.3%和76.7%,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出现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若不尽早诊断和治疗,容易引起靶器官损伤,例如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等器官。目前临床对于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控制血糖、控制疾病进展的治疗原则。尽早诊断治疗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常规尿检虽然能够检测尿糖水平,但是需要患者自行采集尿液样本,并且检验对患者的要求较多,导致患者的耐受性较差。生化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的优势,能够通过空腹血糖、糖耐量测试检验,从而诊断糖尿病。生化检验对于患者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糖耐量测试之前需要正常饮食后禁食,且进行空腹血糖检验时需要采集肘静脉血,因此需要患者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并陪同患者做好采血检验和糖耐量测试,从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相比,具有检验速度快且人为因素干扰少的优势,诊断准确率更高。
本次研究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诊断标准,本组312例患者中有300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其余12例非糖尿病。生化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1%、98.7%、83.3%;而常规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4%、93.3%和76.7%,差异有意义(P<0.05),由此可见生化检验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这主要是由于餐后2h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高,可评估病情进展,且糖耐量测试能够分析患者病情转归情况,因此确诊后需要定期进行糖耐量测试,从而评估患者疗效与预后情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合理的运动锻炼并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能够让糖耐量低转变为正常水平,加速疾病转归。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常规检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杜春妮. 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09,111.
[2] 谢顺鸿,杨琦. 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3):33-34.
[3] 葛美层. 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应用的价值对比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5):7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