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初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李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杰,. 体育锻炼对初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 体育研究,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8924.
摘要: 为了更好的认识体育锻炼对心理素质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和心理素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关于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心理素质的方法。我们学校已经对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加以重视。
关键词: 初中;体育;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DOI:10.12721/ccn.2024.158924
基金资助:

早些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敢、自信、有自制力的优良品质。参与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育、个性形成、自信心的培养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初中体育课堂心理素质培养的教学现状

1、教师较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个比较常见的教学问题就是体育教师较少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教学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初中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常常由于克服不了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而时常放弃训练,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得到自身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的,而且,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也随之下降[1]。教师之所以较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让学生在面对训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战胜心理压力,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而且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初中生在面对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阶段的学习压力时,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提升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的毅力,使学生能够养成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学习习惯。

2、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初中阶段体育教师需要面临学生心理素质差这一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还处于低水平的阶段,没有经过系统的体育学习和训练,所以对体育学习不是十分重视,自身的体育素质也很难适应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2]。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会使得学生在面对高强度的初中体育活动时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心理,而且十分容易放弃,这就为教师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挑战。

二、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的指标。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的情绪效应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种。温伯格(Weinberg,1988)等人研究报道,一次30min的跑步可以显著地改善紧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同时,温伯格(1993)研究认为,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如果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在解决各种困难时就会培养持久的耐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在学生遇到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焦虑和不安的时候,就会使这些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

2、培养意志和良好的品德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身体运动能力的限制或意外等)和主观困难(如紧张、畏惧心理、失意、疲劳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观、客观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

初中生的个体化差异较为明显,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错失最佳的发展机遇。体育教师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开展一系列的训练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主动锻炼,掌握多项技能,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释放学习压力,进行自主创新。学生的心理素质越强,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真正热爱体育运动,可以更好地领悟体育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大力推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胜利法

通过体育锻炼,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在困难之下,让学生充满信心不逃避现实,通过努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有利于生解决各种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利于坚忍不拔心理素质的培养。

2、沟通法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要和老师、同伴都要进行交流和法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使他们和谐共处,有利子宽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3、挫折法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可能会一直取得成功,在比赛中失败有利于他们尊重别人,向别人虚心学习,这样有利于心理承受力的培养。

4、提升体育学习的愉悦法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想提高初中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新鲜感和乐趣。初中体育教学常用方法有动作师范、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等,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教学。如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引人丰富多样的游戏,如赶火车、阵地狙击等比赛类跑步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快速跑规则教育、阳光体育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春秋日等适合开展户外运动的时间,教师可以借助体育教学,组织学生去爬山、郊游,争取利用各种集体项目游戏落实运动目标。 

5、教学以生为本,做好沟通交流

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学生体质较差,对于体育运动存在着畏惧心理;有些学生体质较强,不用老师督促,也会坚持体育锻炼,对于体育运动教学充满期待。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时,必须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布置下科学合理的训练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推进指导工作时,必须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做好沟通交流工作,而展开针对性、合理化的教学指导,同时实施鼓励性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改进自身的问题,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团队合作、小组竞争等环节,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在组织“篮球运动”教学活动期间,笔者就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运动要点、基本技巧、比赛规则的教学,紧接着预留下充足时间,允许学生自主练习、小组练习,针对部分学生标准的运球动作予以表扬,针对部分学生端正的练习态度予以肯定,最后做出指导性的教学评价,询问不同学生的训练感受,借此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6、组织竞争教学,展开小组合作

体育运动的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求胜欲望”,以竞争为主题,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借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教学“排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先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了两个小组,详细介绍了比赛规则,接着开展排球比赛,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技巧策略,充分展现个人能力,进行团队配合,赢得比赛胜利。最后通过物质奖励,提升所有人的心理素质、参与性、积极性、合作意识,竞争教学的优势尽显,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工作也将走向新的成功。

7、激发学生斗志,磨炼坚强意志

体育教师不妨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素质”,适当增加体育训练的难度,或延长训练活动的时间,巧设各种困难和各种挑战,充分激发学生的斗志,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产生挑战未知、挑战自我的勇气。例如:跨栏冲刺、跳高跳远、抵制匍匐都属于挑战性的训练项目,很适合初中学生参与,在参与期間超越各种障碍,勇于挑战自我,不再畏惧任何困难,在今后的学习发展中尽显少年风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终身体育和终身发展。

四、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的表现形式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或称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的形式:

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素等。

2、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 50米,学生仅跑 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等等。

五、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根本,可以对体育教学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在体育教学方面实行的是达标考核制度,学生只有通过体育考核才能毕业。在新形势下,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根本无法满足体育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在施行阳光运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网时,还要面向所有学生,以体育能力和体质健康为主,建立健金学生阳光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并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大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及竞赛等活动的权重。与此同时,尊重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校还要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追踪和督导制度,并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评价方面,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客观评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广阔的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都在发育之中,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和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体育运动的效果,而且体育运动的过程也影响着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对体育锻炼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认真的进行总结,使学生心理健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张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学周刊,2020,(26):157-159.

[2] [1]高明阳.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J].新课程导学,2020,(05):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