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杞县县委党校“全覆盖”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段超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段超群,. 中共杞县县委党校“全覆盖”教育模式创新探索[J]. 中国教育探索,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0.
摘要:
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承担着为领导干部增信筑魂、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开封市杞县县委党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探索创新党校办学模式,延伸党校设置架构,建立健全党校干部培训机制,创新推进全县党员教育培训,构建形成了“全域覆盖、全员轮训、全面提升”的党校教育培训新格局。
关键词: 基层党校;办学模式;体制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110
基金资助:

一、基层党校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还需要他们具备宽广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重点抓好思想理论培训的同时,注重党员干部实践和综合执政能力的培养,增强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复杂多变局面的处置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提升教育培训效果

传统的基层党校教育模式更注重灌输式教学而忽视学员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还容易导致学员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育培训效果。因此,需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三)推动基层党校自身发展

创新是基层党校实现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才能提高基层党校的教学水平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员和师资力量,推动基层党校的持续发展。同时,创新也是基层党校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党员干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杞县党校“全覆盖”教育培训创新模式

(一)“四个课堂”实现党校教学全覆盖1.主课堂逐级覆盖

主课堂教学培训的重点是科级领导干部、青年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春秋季主体班次培训对象,在此基础上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扩大党校办学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课程设置上,既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重大会议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党性党纪党规教育,又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学用结合,通过主课堂培训实现党员干部培训逐级覆盖。同时,积极创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开放办学”模式,邀请上级党校知名教授和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功底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劳动模范等为学员授课。组织学员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和课题研讨,使学员达到学以能用、学以会用、学以致用。

2.微课堂基层覆盖

微型党课形式较灵活、时间占用少、效率高,是近年来杞县县委党校针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课教育的创新载体。2016年开始,党校教师利用微党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党规、乡村振兴战略等,宣讲到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和群众。仅2023年,杞县党校组织13名教师深入到20个乡镇政府599个行政村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基层宣讲522场,达到村村全覆盖,让党员干部群众在家门口接受到党校宣传教育。

3.大课堂立体覆盖

大课堂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通信技术,把教师讲课内容搬到荧屏,连到网络,接进平台,架起党员干部教育的“空中大课堂”。这是2016年杞县县委党校的率先创新教学培训模式,相较于一般的课堂教学,

“空中大课堂”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广大党员干部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中央、省、市组织部部门和党校曾先后多次到我校调研。

2023年县委党校精心选题,组织骨干教师录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等专题微党课30期,在杞县融媒体、杞县党建网等播放。让广大党员干部随时可看、随时可听,以此实现“空中大课堂”对党员干部教育的立体覆盖。

4.大讲堂重点覆盖

领导干部大讲堂是以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课堂。近年来,杞县县委党校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课题,邀请专家学者到我县讲学,对全县800余名科级干部和重点岗位的1000余名股级干部进行了培训。

(二)设立乡镇党校分校,实现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平台全覆盖

杞县是革命老区,有3.6万余名党员。为实现党员培训全部进县委党校,2017年在全国县级党校率先经县委研究批准,在乡镇设立县委党校分校,每年由县财政为每个分校拨付办学经费,与原有乡镇基层党校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把县委党校教学延伸到最基层,实现培训与基层农村党员干部零距离。同时,在突出抓好理论、党性主业主课的基础上,创新契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党课课程,把“主课堂”、“微党课”、“大课堂”、“流动党课”结合起来,把课堂办到乡镇和农村的田间地头,让农村的党员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党员不出乡、不出村就能够面对面聆听党校老师讲课。使党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使党校教育覆盖到每名党员,实现党员教育的全面覆盖和规范培训。

(三)编辑读本教材,助推全县党员干部自学全覆盖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杞县县委党校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结合县情,充分利用杞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牵头编写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金句”汇编》《从一大到二十大》《“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和《脱贫杞县》《红色杞县》《廉洁杞县》《文化杞县》《法制杞县》等教学读本,装入统一印刷的党员书包,下发到全县每个基层支部和每个到党校参加培训的学员手中。让大家闲暇时自学有读物。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章党规等融入每个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以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为主导、地方特色为补充的教材体系,以此推动全县党员干部自学全覆盖。

基层党校作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承担的是为党育人,为党献策的重大职责。培养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政治站位;坚定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初心忠诚;树立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为民情怀;打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执政理念。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努力把县级党校打造成党性之校、理论之校、廉洁之校、创新之校、文明之校、书香之校。

撰稿人:中共杞县县委党校-段超群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