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席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席飞,. 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护理学报,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177.
摘要:
观察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上述患者均等分为两组,组别设置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31例患者,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统计学分析结果表示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发展前景客观,建议大力推广。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循证护理
DOI:10.12721/ccn.2023.157177
基金资助: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出血性疾病之一,具有持续性、反复性等特点,主要是由于自身出现抗血小板抗体,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所致,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病情进展较快,严重可致死,且发病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情绪状态,不利于预后[1]。基于以上因素考虑,临床建议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鉴于以往临床应用的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故本文提出循证护理,并对该护理模式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作出详细报道,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就诊的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分别设置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范围为21--52岁,平均值为(39.35±2.17)岁。

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22--54岁,平均值为(38.75±1.46)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结果表示差异均衡(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监测生命体征等;研究组护理方式为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明确护理问题:召集血液科护理人员,选取其中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织组员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影响等提出循证护理问题。(2)寻找证据支持:以既定的护理问题为中心,在万方、知网等资料库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为关键词查询相关资料,并对文献进行筛选分析,选择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料整理护理方法,并展开组内阅读,分析文献资料可行性与科学性,得出讨论结果,制定护理方案[2]。(3)实施具体方案:a.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增加与患者交流的机会与时间,并鼓励患者倾诉,通过语言、神情、肢体行为等分析其心理状态,以此为依据进行针对性数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态度,必要时可邀请以往我院治疗效果良好者返院与患者沟通,分享治疗经验,树立榜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邀请家属介入,通过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提升患者信心。b.饮食干预:叮嘱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低脂、低钠、低热量的易消化食物,比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等,且要多喝水,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3]。c.用药指导:用药前协助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并向患者说明各种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以防出现危险事件。

1.3观察指标

采用SAS、SDS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包括焦虑和抑郁,评分越高说明心理状态越差;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匿名方式参与问卷调查,问卷共涉及十项内容,共20道题目,总分为100分,高于85为满意,低于85但高于60为较满意,其他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率表示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前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对比心理状态评分(x̄±s,分)

截图1737364008.png2.2对比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对比护理满意度n(%)

截图1737364016.png3. 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因血小板生成受阻,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反复、持续性出血,严重可致牙龈出血、鼻出血,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该病治疗周期比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治疗,甚至会影响治疗效果,产生医疗纠纷。基于以上因素考虑,临床认为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以往临床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不具有特异性,故护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院提出循证护理,该护理模式是基于科学理念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方式,能够针对以往临床护理问题、护理经验以及病情特点围绕关键字查阅相关文献,并整理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资料,组织组员展开讨论,制定护理方案,解决患者实际问题,提高临床效果[4]。本次研究结果表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循证护理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够改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郭玉苹.循证护理对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01):135-137.

[2]马霞.循证护理理念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7,33(14):140-141.

[3]王小慧,李芳.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7,36(20):162-164.

[4]史桂林.循证护理对改善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05):596-597.

作者简介:席飞(1993-),女,工作单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血液疾病护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