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体内血管狭窄或堵塞,从而引发机体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感到心前区压迫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是如果两种病症合并,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还会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对于上述两种临床症状,需要予以手术介入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通常情况下,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加速血流增加,并提高患者对梗死的修复能力。这项研究证明了早期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故本文旨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预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96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8)、观察组(n=48)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04月-2022年10月。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7-89岁,均值(65.29±4.28)岁。观察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45-92岁,均值(65.35±4.52)岁。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3)临床资料齐全;(4)签署手术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2)不能积极配合研究者;(3)研究资料不齐全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做好患者病情的监护,为其提供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并做好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工作,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几率。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其护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成立早期康复护理小组[1]。组织科室医生、护士及康复医师成立早期康复护理小组,根据患者术后的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并对康复训练的操作方法进行熟悉和掌握,以便指导患者开展正确、有效、安全的康复训练指导。(2)健康宣教。如果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如果患者情况较为危急,可在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健康宣教,其目的是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介入手术治疗的优势,术后注意的事项及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等。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改善术后恢复的效果。(3)术后康复护理:①术后12h内。手术结束以后,叮嘱患者术后12h内需要绝对地卧床休息,以免造成手术部位出血。并在术后做好患者患处的包扎,随时观察手术部位皮肤的颜色,并结合患者的脉搏等相关指标,调整绷带的松紧度。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的监护,确保患者术后病情的稳定。②术后12-24h。调整患者床头的高度,以15-30°角最为适宜,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其翻动身体,对患者四肢的关节进行活动按摩,促进肢体血液的循环,缓解局部肿胀的症状,每天进行3次,每次10分钟左右。③术后24-48h。可根据患者恢复的情况,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是坐位,如果患者没有休息,以每小时一次的频率帮助患者翻身一次,放松肢体的肌肉组织,缓解受压部位,每次可训练5分钟左右[2]。④术后2-3天。可对患者的双下肢进行悬吊训练,以每次5-10分钟为宜,鼓励患者进行自主饮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⑤术后4天。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状态良好,可指导患者家属协助其下床进行简单的活动,恢复肢体肌肉功能,让肢体适应简单的活动。⑥术后5天。待患者下肢恢复一定的力量以后,可加大患者的训练量。由护理人员从旁协助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训练的强度以患者自身承受能力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⑦术后6-7天。指导患者在病区进行缓慢行走的训练,以促进机体功能快速恢复,每天可以训练2-3次,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适得其反[3]。⑧术后8-14天。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做登台阶的训练,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患者康复训练的力度,以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4)饮食护理。患者受病情及手术治疗的影响,其机体功能受损严重,术后在允许饮食以后,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帮助患者提高营养成分的摄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另外早期的康复训练,也需要结合科学的饮食搭配,才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3 观察指标
1.3.1生活质量评分;
1.3.2术后自理能力评分;
1.3.3心功能各项指标;
1.3.4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3.5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x̄±s)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生活质量评分(x̄±s,分)
2.2 比较术后自理能力评分
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术后自理能力评分(x̄±s,分)
2.3 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
两组相比,观察组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x̄±s)
2.4 比较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两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比较并发症的发生几率[n(%)]
2.5比较护理满意度
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比较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不仅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经济条件有所提高,疾病的发病几率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心血管类的疾病,其中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4]。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发病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予以介入手术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病症,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对预后效果的担忧以及对康复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康复护理介入,以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减轻病情的目的。
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融合康复医学与护理学的新型护理方式,以其人性化和科学化特征而独具魅力。它的理念对于实践早期康复护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由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提升患者的感知能力[5]。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照顾,即所谓的“自我护理”。同时,我们也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康复教育,通过他们的指导、鼓励和协助,使他们了解“自我康复”的方法,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或完全实现自我生活自理,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并重新融入社会。早期康复护理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早期康复训练,另一个是健康教育[6]。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早期康复锻炼,同时提高患者与护理工作的配合度。这就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护理技能,在患者完成手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早期康复训练计划。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观察和掌握患者的状况,为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并采取逐步的方法,帮助患者从卧床到坐立,逐步到慢走,最终到登台阶,这对于患者体力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降低心率失常、尿潴留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常规护理是最常见的护理方法,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卧床一周,然而长期卧床会导致肠胃蠕动缓慢,引发便秘和腹胀等不适。此外,长期卧床还会导致肌肉萎缩、腰酸背痛等问题[7]。
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与患者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并恢复自信心[8],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早期康复护理中,以患者为核心,将患者的病情放在首位,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护理和治疗的需求。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合理的运动指导和制定运动方案,持续、规范地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进而促进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另外,在护理方面,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此外,还应提供系统的护理指导,相比传统护理,专业的康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各种活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心功能。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寻求护理人员和家人的帮助,积极解决问题,展现出较好的心理弹性[10]。此外,患者行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也可以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预后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柑霖,翁友飞,王云琳.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20(3):151-153.
[2]刘延丽,钱静,赵晓霞.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484-485.
[3]黄鹤丽.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5):119-121.
[4]谢美丽,徐彩红.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9):153-155+159.
[5]郭敏.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8):155-157.
[6]苏晓玲.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5):118-121.
[7]刘超群,孙晓萱,梁燕. 早期康复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1):107-109+106.
[8]刘亚优. 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10):214-216.
[9]谭爽. 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3):337-338.
[10]李玉勤,张艳平.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