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初中体育教学
高建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建忠,. 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初中体育教学[J]. 体育研究,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8943.
摘要:
随着教学观念的革新,初中体育课程内容日益多元化。教师应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打造引人入胜的体育课程,提供丰富学习体验。同时,家庭和社会参与对体育教学至关重要,三者的紧密合作将营造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初中体育教学将持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旨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推动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教学优化
DOI:10.12721/ccn.2024.158943
基金资助: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长期且系统的任务,体育教师应依据新课改与学生实际,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愉悦课堂,激发学习热情。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制定高效教学方案,助力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元教法,优化学习环境。如此,初中体育教学方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作用,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当今社会,学业压力对学生健康构成挑战。体育与健康课程通过多样化运动,显著提升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教师不仅要传授运动技巧,还需根据学生身体发展规律,采用科学方法强化运动技能,提升身体能力。体能的提升有利于学生释放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学生可以在学习疲劳时,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改善自身的学习心境,以饱满的状态参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释放其学习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健康意识不仅包括生活习惯的培养,还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培养。初中体育的外在表现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而内在表现是指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普及,培养中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提升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在初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合理饮食、适当休息、充足运动等有关健康生活的知识,还应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生活的意识,帮助学生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还能够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健康生活乐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与学习。

二、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核心。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授篮球课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比赛为主题设计一堂篮球课。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比赛现场,让学生欣赏赛场上的精彩瞬间;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队参与比赛,让他们讨论自己所看到的精彩瞬间;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分组比赛。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比赛规则、战术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先组织一场篮球比赛进行热身活动。在热身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让他们谈谈自己对篮球比赛的理解和看法。在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活动,让他们分组练习篮球运球和投篮。

(二)强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体发展规律和体质特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设置不同的训练计划,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例如,在田径项目教学中,教师可设计长跑、短跑、跨栏等多样化训练计划。同时,提供篮球场、足球场等多样化场地,让学生体验不同环境下的训练,掌握科学锻炼方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和竞争意识,还能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育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还能够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使学生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巧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缺少有组织、有纪律的具体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更多具有趣味性的新型体育项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花样跳绳”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学生在参与跳绳活动时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解多人合作跳绳的关键技巧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跳绳的动作要领。在组织学生进行双摇、正反跳等单人跳绳活动时,教师可以播放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节拍练习花样跳绳的动作,帮助学生提高跳绳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增加体育学习的趣味性。通过采用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能够有效提升花样跳绳等运动项目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要求。

三、结语

新课改强调初中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终身发展,通过核心素养培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需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样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讨[J].任银萍.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1)

[2]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J].李秋玲.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7)

[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分析[J].卢阳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