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赵雪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雪梅,.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临床医学杂志,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9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在慢性胃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慢性胃炎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胃炎治疗期间,还需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提升患者的慢性胃炎知晓度及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 慢性胃炎;常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慢性胃炎知晓度;治疗依从性
DOI:10.12721/ccn.2021.157090
基金资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逐步多元化,饮食结构逐步发生转变,胃肠道疾病发生率日益升高,患者的入院治疗率日益增加。慢性胃炎虽然不算大病,但疾病发作时患者会有严重不适症状产生[1]。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任由疾病发展加重,增加疾病危害性,甚至会发展为胃癌,威胁患者生命。但有调查研究发现,慢性胃炎用药治疗,可迅速稳定病情,缓解不适症状[2]。但多数患者会有疾病反复发作现象,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指出,在慢性胃炎住院治疗期间做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促使患者配合临床,约束不良行为,提升疾病远期疗效。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价值,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选取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患者疾病均经胃镜或内镜确诊;(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具备较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1)合并乙肝、梅毒以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时间小于3个月;(3)存在沟通、理解障碍。观察组男女各有23例、12例,年龄24-69岁(46.68±14.39)岁,病程0.5-8年(4.31±2.05)年。对照组男女各有21例、14例,年龄23-69岁(46.47±14.43)岁,病程0.5-7年(4.04±2.07)年。上述资料对比,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促使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干预,第一,心理教育;住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多伴有胃黏膜糜烂现象与黑便、呕血等不良症状,所以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方面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护士需耐心患讲述患者的疾病发生原因,明确指出疾病发展过程,定时向患者报道病情转归情况,异常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等情况,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的准确认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慢性胃炎难以彻底根治,部分患者因较多原因,疾病反复发作,因疾病多次入院,所以患者有消极情绪产生。对这一类患者,护士需积极安抚患者情绪,主动帮助患者回忆以往生活方式,分析疾病发作前的饮食、行为,找到促使疾病复发的原因,和患者进行心灵方面的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恐慌与不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讲述理想的疾病治疗案例,分析理想案例的疾病理想原因,促使患者端正自己的治疗态度,坚定转变生活方式的意识。第二,知识教育;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的沟通能力及理解能力,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主动向患者讲述疾病知识,带领患者参加慢性胃炎座谈会或讲座,发放慢性胃炎健康手册,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解答患者在疾病方面的疑惑,提升患者对疾病的准确认知。在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基础认识后,护士需向患者讲述遵医嘱用药、按照要求完成用药疗程的必要性,并列举遵医嘱用药理想案例与不遵医嘱用药案例的差异,促使患者坚定用药意识,主动遵照医嘱用药治疗疾病。第三,生活教育;慢性胃炎的形成与患者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护士需帮助患者明确这一点。护士还需让患者回忆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喝冷水、喝冰冷饮料、嗜好辛辣食物、喜爱饮浓茶、喜欢喝咖啡、暴饮暴食以及不规律饮食等等。基于患者的生活方式,向患者讲述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对患者疾病的负面影响,让患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定时进行运动锻炼,强化患者的身体质量,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供针对性及科学性建议,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采用有效方式帮助患者改正不良习惯。如带领患者参加同伴交流会,或将患者拉入慢性胃炎康复群,让患者定时报备自己的生活状态,反思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最终有效纠正患者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1)慢性胃炎知晓度,采用科室自制慢性胃炎知识调查量表获取,主要从疾病知识、治疗知识、生活习惯、健康行为四项进行评估,单项总分6分,分数越高知晓度越高。(2)治疗依从性,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的行为状态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将患者纳入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以及不依从三项中。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慢性胃炎知晓度评估

观察组慢性胃炎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慢性胃炎知晓度(分)

1.png

2.2治疗依从性评估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n/%)

2.png

3.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不按时进餐、喜欢使用刺激性食物等不规律饮食方式,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慢性胃炎无法彻底根治,通过药物可稳定病情,促使胃肠功能恢复正常[3]。但若患者再次恢复不规律饮食,对胃肠道造成刺激,疾病则会再次发作,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住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单纯依靠药物只能稳定病情,想要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后期必须配合调理,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持续调养患者的胃肠道,促使患者恢复健康。但是,很多患者经住院治疗、且病情稳定后,近期会听从医嘱,积极调整生活习惯。随着居家时间的延长,患者的依从性逐步下降,遵医嘱行为逐步减少,最后恢复不健康生活习惯,导致疾病再次发作,再次入院治疗。

临床认为,对住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可促使患者配合临床治疗疾病,可强化患者的遵医嘱意识与健康行为意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护理,主张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疾病的准确认知,制定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护理干预方案,满足患者的知识需求,促使患者全面配合临床进行治疗[5]。健康教育可通过通俗易懂语言,帮助患者准确了解疾病知识,消除患者的认知无差,促使患者明白疾病形成原因,不良生活习惯和疾病的相关性,可及时解答患者有关疾病方便的疑问,建立更优良的护患关系。再者,健康教育还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要求能够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调节患者的心理压力,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端正患者的治疗心态。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手段,促使患者建立治愈疾病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疾病,还可提升患者的遵医嘱行为。

由上可知,慢性胃炎确诊后,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的疾病知晓度与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阳国兴,杜光会,张冲,等.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干预中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8):812-815.

[2] 张晓荣. 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1(2):366-367.

[3] 牛本翠.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程度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3):83.

[4] 刘月凤,许伶俐,杨红云,等.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92-193.

[5] 金钟顺. 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0):291,29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