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临床上确诊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病症显示咳嗽、咯痰、呼吸困难以及气道受阻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存在一定影响[1]。指标观察医学显示,慢阻肺患者会受到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等影响较多,一旦患病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以及残疾率,临床治愈率较低。为了改善患者呼吸异常、缺氧、喘息等症状,临床多使用高流量吸氧对症治疗,但在氧疗期间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从而影响临床依从性以及配合度[2]。故此,在对患者实施氧疗期间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以及氧疗状态,提升临床干预安全性,减少不良情况的出现,尽早恢复患者的血气指标。一般护理多在指标监测、卫生管理、认知宣教、简单指导上实施较多,对于患者的个人情绪、氧疗安全、氧疗依从性干预较少[3]。精细化护理在医疗领域出现较为新颖,可在氧疗治疗期间对慢阻肺患者开展安全性管理、情绪护理等精细化护理,且具有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下文选择收取86例慢阻肺患者实施差异化护理,各项指标统计见下文即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分组患者为慢阻肺病患,86例各选择43人,对照组43-77岁,实验组42-78岁,中心值统计为(60.32±2.09)与(60.27±2.18),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3例,,上述内容比对无差异化指标,存在一定可比性,P>0.05。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试验小组审批;(2)没有其他不良恶性病症;(3)统计依从率较高;(4)患者均入组签署同意书;(5)具有极好的血液循环状态。
排除标准:(1)遗传性疾病;(2)肝功与肾功出现不良病症;(3)其他身体指标异常;(4)中途离开或是参加其他试验;(5)血液循环非正常;(6)家属与患者未签订协议。
1.2方法
(1)一般护理-对照组:此组患者需开展简单宣教、常规指导护理。
(2)精细化护理-实验组:①认知护理:慢阻肺患者对氧疗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了解较少,日常需加强对其认知干预,告知其了解氧疗流程、注意事项、护理措施、预后情况等,改善患者的临床配合度以及依从性。②氧疗护理:在氧疗期间需为其设置较好的温度与湿度,可恰当的加入温水减轻氧气对鼻腔的刺激;对湿化瓶水位定期检测,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需及时更换;每日对鼻塞面罩以及鼻导管进行消毒处理,坚持无菌操作,避免出现肺部感染;此外,氧疗期间可采取轮流吸氧的方式给氧,加强患者的床旁监测,避免出现氧管堵塞以及排痰不畅的情况。③呼吸道干预:对患者的呼吸道状况进行分析,指导患者积极学习如何正确咯痰、咳嗽,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扣背,保证患者及时排出痰液,对于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需积极给予吸痰、雾化以及用药改善症状。④生活指导:通过临床试验对患者的呼吸能力进行分析,按照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创建个体化呼吸运动,可开展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在其生命指标稳定后可以指导其开展有氧运动,如快走、做体操、打太极等。⑤情绪护理:受到患者对病情不了解的影响,其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会增加紧张、恐惧心理,尤其是出现缺氧、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极易出现心烦易怒的情况;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交流,积极告知病情症状以及治疗内容;采取温和、热情的态度沟通,告知患者宣泄情绪的必要性,并使其了解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必要时可将其与康复较好的患者同一病房互相交流经验。
1.3观察指标
(1)满意度比较:探究两组入组资料的护理满意度,涵盖非常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四种,采取评分制统计,分数在30及以下表示不满意,分数在31-60分即为一般满意,而满意患者呈现为61-90分,91分级以上为非常满意,总结患者的满意度数据,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
(2)情绪统计:观察SDS与SAS。
(3)血气指标:观察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分别呈现为PaO2、SaO2、PaCO2。
(4)肺功能:统计患者各项肺部功能。
1.4统计学意义
分析数据以软件SPSS23.0统计,用率(%)描述计数资料,检验用X2,用(x̄±s)模式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比较
数据分析以下表为主,上述患者出现不满意人数对照组较多,满意、非常满意以及一般人数实验组较多,对照组总满意度差于实验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2情绪评估
SDS与焦虑分数实验组、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分值与SAS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估分数(分)
2.3血气指标
实验数据比对见下表,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aCO2、PaO2、SaO2对比前者较好,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PaCO2、PaO2、SaO2对比分析
2.4肺功能
治疗后MVV、FEV1、FVC比对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资料的PEF、FEV1、FVC数值变化
3、讨论
慢阻肺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等,患者患病位置在肺部,但也会由于干预不及时影响其他器官组织。慢阻肺的临床体征涵盖喘息、气促以及咯痰、呼吸困难等情况,病理观察到肺部组织受损、气道损伤以及肺泡受损等情况,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化,但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安全[4]。医学统计观察期间,患者曾表述对病情了解较少导致日常护理不当,致使疾病后期复发率较高,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效率[5]。尤其是在入院期间接受氧疗治疗的患者,极易出现紧张、恐惧、抗拒等不良情绪,临床需积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6]。一般护理对于患者生活状态、指标恢复正常、康复环境、饮食进食、情绪认知关注较多,而后续认知改善、情绪交流改善并不理想[7]。精细化护理则在患者氧疗治疗期间全面细节化的护理内容,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道通畅护理、氧疗护理、情绪指导、治疗宣教以及生活指导等,引导患者学习正确咳嗽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指标,恢复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8]。上文收入86例慢阻肺患者实施差异化护理指标统计为,治疗后MVV、FEV1、FVC比对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满意度比较对照组较差,P<0.05。SDS与焦虑分数实验组、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分值与SAS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故此,与一般护理比较,经精细化护理后患者生活方式、对病情的了解、心理素质、生活质量改善较显著,并有效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引导患者的护理质量上升,保证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信任度、配合度。同时,精细化护理在基础护理操作上实施并发症预防、吸痰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出院前宣教等重要内容,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并为临床及时改善缺氧症状提供一定条件[9]。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高流量氧疗治疗期间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稳定该科室的护理质量,促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上升,同时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尽早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参考文献】
[1] 梁木生,陈丽娟,曾萍,等. 精细化护理对改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及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作用[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100-102.
[2] 凌珊珊,吴仁枝,徐玲玲,等. 基于IMB模型护理干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20(3):136-138.
[3] 张凌燕,张守艳,翁克姬. 糖尿病(DM)合并慢阻肺患者行系统化运动护理方案对FBG、肺功能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2):136-139,168.
[4] 王秋燕,武瑾. 预见性护理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患者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7):974-977,985.
[5] 刘晓梅. 精细化护理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指数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5):146-147.
[6] 吴恋恋,李宛霖,韩芳朵,等. 基于适应性领导理论的自我管理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效能感、肺康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5):927-931.
[7] 卢肖美. 精细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4):75,82.
[8] 王润娟,娄小平,史江,等. 共情护理配合治疗性沟通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负担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111-112.
[9] 张莹英,林艳.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