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肝的几种不同烹饪方法及对品质的影响分析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猪肝的几种不同烹饪方法及对品质的影响分析[J]. 当代畜牧兽医,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7.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煎炒、水煮、清蒸等几种不同的烹饪方法对猪肝营养价值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烹饪方法对猪肝的品质存在一定影响。
关键词: 烹饪方法;猪肝品质;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007
基金资助:

猪肝属于一种常见的食材,传统背景下烹饪猪肝时主要采用炒、煮、蒸等不同的方式,这些烹饪的方法不仅会改变菜肴的颜色、香味和形状,更会使得猪肝内部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本文借助油煎、低温真空、水煮、清蒸和其他几种不同的烹饪方式来直接分析其对猪肝品质的影响,旨在让更多人选择更加合理的烹饪方式来烹调猪肝。

一、烹饪方法

首先将样品进行预处理。由于猪肝体内含有很多毒素,在试验前一定要采用多种清洗方法对猪肝进行去毒处理。在进行试验时可以先将猪肝放在流水下不断冲洗,等到其变干净之后再放在不锈钢盆里浸泡20分钟,以消除猪肝中的血迹。将一大块猪肝切成多个小块,放在盆中用清水抓洗,洗干净猪肝之后,再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

1、油煎法。在不锈钢锅子里放入5g食用油,用买回来的电磁炉直接加热,等到油彻底热了之后再将切好的50g猪肝样品一次性倒入锅中,并翻炒5min让猪肝变熟。捞出猪肝之后再用吸油纸将猪肝表面的油吸干净。  

2、真空低温法。可以根据实验来确定最佳的真空烹饪参数,并将抽真空的时间控制在70s以内,并将烹饪的温度控制在75度,烹饪的时间控制在2.5h。之后,可直接将处理好的猪肝中的50g放入耐高温的蒸煮袋中,等到加工成熟再直接将其冷却。

3、水煮法。选一只电煮锅将其洗净,再往锅里放入2500ml的清水,并将其煮至沸腾。之后,再将猪肝样品中的50g一次性放入其中,让电煮锅在2000W的功率下直接煮熟,冷却后备用。

4、清蒸法。同样选一只电煮锅将其洗净,再往锅里放入2500ml的清水,将其加热至沸腾,再在电煮锅中间放入蒸屉,放入50g猪肝,盖上盖子蒸至大约40min让猪肝变熟,冷却备用。

5、微波法。取微波炉一台,调至清蒸模式,加工适当时间,将50g猪肝放入微波碗中直接加热,并融入30ml清水,盖上碗盖,以避免内部水分在短时间内流失。之后,将装有猪肝的微波碗放进微波炉内进行加热,直到猪肝真正变熟,冷却后备用。

二、不同烹饪方法下对品质的分析

1、不同烹饪方法对猪肝失水率、失重率、外形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通过上述试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烹饪方法对于猪肝的失水率、失重率、外形和收缩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失水率看,低温真空烹饪之后猪肝的失水率最高,一度高达51%;水煮的失水率为35%;蒸猪肝的失水率为29%;微波猪肝的失水率为26%,油煎方式的失水率最少。因此,只有采用低温真空法的处理方法才能让猪肝失去最多的水分。正是因为低温真空法采用的是加压的烹调方式,压力的不断增加会使得蛋白质水化,所以低温真空法的失水率是最高的。

在分析失重率和外形收缩率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采用微波烹饪法之后猪肝的失重率较高,外形收缩也很厉害,一度可达68%和50%。尽管水煮、清蒸和油炒之后的失重率和外形也会有所变化,但是被低温真空烹调之后,猪肝的失重率和外形收缩率也会突然变低,一度可以达到24%和7%。正是因为微波直接对猪肝进行加热时分子会互相进行碰撞,所以电能会直接转化成分子的动能和热能,物体的温度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升高。虽然微波加热非常快,对于猪肝的品质及其它方面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2、不同烹饪方法对猪肝营养价值的影响

上述试验分析充分证明,不同方式的烹饪方法确实会直接影响猪肝内部的营养价值。在油中存在的猪肝会流失更多的水分,烹饪100g样品之后,内部水分的含量达到了61.5g。猪肝经过清蒸之后,其水分含量流失最少,大量水分还存在于其中。因此,试验分析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即在烹饪中,油是最容易消耗猪肝中存在水分的,不同类型的烹饪方式会使猪肝内部的蛋白质有所损耗。比如在每100g猪肝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2.5g,经过油煎之后蛋白质损失的含量最多,甚至会降低到12.3g,而被低温真空烹饪之后的猪肝中,蛋白质会大量损失,只剩下了18.6g。同时,在试验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烹饪方法对猪肝内部脂肪的含量也会有所影响,100g猪肝中含有5.6g脂肪,用油炒和微波烹饪之后,内部的脂肪含量可分别达至3.2g和3.8g,而经过低温真空后,脂肪含量仅剩下5.1g。

综上所述,在油炒猪肝时,较高的温度会使内部大量的水分流失,蛋白质和脂肪会发生变性现象,所以,油炒对于猪肝中营养素的影响很大。但是,较低的烹饪温度却会直接减缓这种影响,低温真空的加工法对于猪肝的影响不仅最小,而且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较多的营养元素。

3、不同烹饪方法对猪肝质地特性的影响

不同烹饪方法对于猪肝的质地也有一定的影响。油煎之后的猪肝表现出最大的硬度和嚼劲,这其实跟猪肝内部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蛋白质有着直接关系。猪肝中水分的含量很多,大约占据整体重量的70%,油煎猪肝使得猪肝处于高温下,内部的水分会在较短时间内流失,蛋白质变性之后的猪肝就会呈现较大硬度,而猪肝的硬度又和猪肝的嚼劲有着直接的影响。

粘性是为了克服猪肝和其他物质之间的吸引力而产生的能量。水煮之后猪肝会产生很大的粘性,低温真空下猪肝的粘性几乎消失,采用蒸或者油煎之后,猪肝的粘性几乎不会产生新的变化。正是因为采用水煮时猪肝要和水直接接触,自身的粘性会随着内部水分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低温真空的猪肝则是隔着包装袋直接进行烹饪的,粘性因此不会太高。

4、不同烹饪方法对猪肝外部感官的影响

使用不同的烹饪方法评价猪肝外部感官的影响,可以从色泽、口味、嫩度和其他方面来进行。通过试验可以看出,用低温真空烹饪后的猪肝品相是最好的,不仅猪肝的肉质更加细嫩,而且更显有嚼劲和弹性,即便在咀嚼完猪肝之后也会有特有的香气。而用油煎方式烹饪过的猪肝,品相也很好,不仅猪肝的香气会变得更加浓郁,而且猪肝被食用油所包裹,从而看起来非常有光泽。之所以用油烹调猪肝这一方式非常常见,就是因为用油煎过的猪肝最符合大众口味。与用油烹调相比,微波加工后的猪肝则会因为微波的缘故而使猪肝收缩,颜色也会偏黄。尽管猪肝的香气显得非常浓郁,但口感稍硬。水煮方式与清蒸的猪肝相比,蒸过的猪肝则表面非常光滑,颜色也很淡。但是,由于无法与水直接接触,清蒸的猪肝要比水煮的猪肝具有更好的口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五种烹饪方式都可以使猪肝成熟,但品质却有所不同。第一,油煎的烹饪方式对猪肝影响是最大的,也很容易让水分、蛋白质和脂肪在较短的时间内损失,硬度和咀嚼性也较强。第二,用水煮过的猪肝香味更加浓郁,更加适合年轻人口感的需要。第三,蒸过的猪肝味道显得较为清淡,硬度较小,水分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所以咀嚼的过程较为顺畅,蛋白质和脂肪也不会出现较大的损失,咀嚼过后的味道更加丰富,因此更适合老年人食用。第四,微波法烹调的猪肝外形收缩现象较大,口感较为适中,操作的过程也并不复杂,所以耗费的时间较短。第五,低温真空法虽然会使猪肝流失较多水分,但是外形却不会因此收缩,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猪肝的营养,外部感官也较好。因此,五种不同的烹饪方式对猪肝的品质各有利弊,想要使猪肝不同的营养价值发挥极致,就要选取上述不同的烹饪方式,方可烹饪出最美味的猪肝。

参考文献:

 [1]祝海珍.烹饪方式及冷藏时间对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4):43G47

 [2]鞠美玲,周晓燕.不同烹饪方法对普通鹅肝中部分常量营养素的影响[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20(5):36-3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