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在阅读教学后简单地讲些写作的内容,没有深入进行读写融合教学,导致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传统。在写作时学生如果不能摆脱写作模板的束缚,抓不住重点内容去写,文章就会变得枯燥,缺少创新。因此,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大环境下,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优化写作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写作教学完成的,写作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打开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有利于推动写作教学的改革。教师要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写作需求,在平时的写作课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对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并正确地引导学生保持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推动写作教学的改革。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结合生活化进行教学
新课标整合了“写作”与“口语交际”,以“表达”这一模式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在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阅读”等方面结合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生活元素的体现,要和学生共同探讨写作背后蕴藏的生活意蕴,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
例如,在写作“这儿真美”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周末认真观察他们生活的小区,用眼睛去记录小区里的美好;可以让家长带着学生到郊区游玩,比较春意盎然的郊区与其他季节的不同。这样,有了对大自然的切身观察和感受,学生才会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写作才不会被局限于教室内和教材局限的范围之内。再例如,在写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时,教师不妨在活动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活动,或是让学生亲自在校园里种下一棵棵小树苗,或是给校园里的花花草草浇一次水,或是带着学生走访社区,或是走上街头,做一次实地调研……学生参与的活动愈加丰富,他们所获取的生活经验就会愈加丰富,结合多样化的活动经历,学生会拥有更多属于他们个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写作中所形成的感知美、体验美、升华美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也会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些学生不爱写作,对写作有一定恐惧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通过增加语文写写作教学课时和趣味活动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主动去写作,主动在文章中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通过学生能够容易理解接受的方式,来创设教学场景,并且创设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够生动直观地给学生展示知识。并且也可以展示写作教学主题,进而提高学习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为后期的写作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写作教学时,引导学生积极地发挥自身想象力,想象远古的生活,这样才能够使写作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实际的实践中,教师还要给一些学生提示,提出恐龙是一种远古的生物,过去的时代,恐龙的体积很大,但是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就导致恐龙灭绝。让学生主动介绍一些自己知道的恐龙事情,有些学生积极表达了自己对于恐龙的认识,有些学生说恐龙是一个比较凶猛的动物,而且外观体型大,有些恐龙吃肉,也有恐龙吃草,还有会飞的恐龙。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面播放和恐龙相关的动画片,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信息的关注度。通过应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关于恐龙的动画电影,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画面,来展示恐龙时代的环境,让学生看完这些动画片和电影之后,就能够对恐龙的写作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对于写作课堂的浓厚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去写作。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与写的结合与语文知识的结合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教师要督促学生去读,要引导学生去搜集材料,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写作经验,同时也能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文章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使学生能够从他们的写作素材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然后根据那些地方的记忆,来描述和表达自己对风景的看法。在开始写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风景的旅游景点,例如九寨沟、万里长城、西沙群岛等等。这些景点里,有很多学生都是和父母、朋友一起去的,也有可能是作者笔下的景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创造,多欣赏,多收集一些好的词句,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此外,阅读好的文章,再加上有了启发,写作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意。如果能把这些素材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那么,学生也能写出好的作品。
(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练习
与传统的习作方式相比,思维导图内的线条、图形、文字等更能引起学员的关注,并能让他们完全沉浸其中,消除畏难、厌恶和恐惧等负面情感。例如,在进行“我最喜欢的东西”的写作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你为何如此喜爱这个东西?并且把你喜爱的原因记录下来;您如何获得这一珍贵的礼物?并以一句话来表示您对此的热爱;把自己的思想历程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同学们会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并根据作业内容来做相应的作业,课堂结束后,将自己绘制的思考导图共享给同学们,再由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形成完整的思考导图。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所要表达的东西记录下来,从而达到作业的目的。在此期间,教师运用问题引导出了一个练习题目,并借助“思维导图”为同学们开启了练习的思路,让他们了解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同时运用了“思维导图”,让他们对练习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激发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并促使他们进行互动,逐步地活跃了练习教室的氛围。
三、结语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任务目标,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式的创新与改革,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整体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梅.聚焦精准,仿写精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4):75-76.
[2]肖毅芬.注重体验激发兴趣——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21(52):53-54.
[3]吴中兴.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2(19):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