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筛查肿瘤标记物,您了解么?
张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凯,. 肝癌早期筛查肿瘤标记物,您了解么?[J]. 肿瘤研究,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1.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称为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于2019年统计的最新数据中发现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的患者超过60万,其数目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因此不仅要加大肝癌的治疗力度,还应根据肿瘤标记物对肝癌进行相应的预防及尽早检查尽早治疗等。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所释放出的某种物质,其存在形式常以酶、激素、抗原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者患者的体液中。肿瘤标记物指的是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所具有异常的生物化学性质以及患者异常的代谢,而在肿瘤患者的体液、排泄物以及身体组织中某物质出现“质”或者“量”的改变。因此肿瘤标记物具有筛选肿瘤人群、发现肿瘤、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肿瘤状况诊断、后期复发性预测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等作用。
关键词: 肝癌肿瘤的标志物
DOI:10.12721/ccn.2021.157031
基金资助:

1、常见的肝癌肿瘤的标志物  

常见的肝癌标志物有5种,(1)甲胎蛋白(AFP,全称为alpha fetoprotein):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的肿瘤标志之一,当患者有肝癌时,体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将会升高;(2)DKK-1(dickkopf-1):DKK-1在诊断早期肝癌的过程中,其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高;(3)铁蛋白:铁蛋白同样也是原发性肝癌病症的主要标志之一;(4)癌抗原CA125:癌抗原CA125广泛被使用于肿瘤高发人群的筛选工作中(5)糖链抗原CA19-9:患有肝癌的患者,其体内的糖链抗原CA19-9通常都会呈阳性。

2、各标志物的的具体参考标准

2.1甲胎蛋白(AFP)的参考标准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甲胎蛋白(AFP)的参考范围值为1-15ng/ml。当检查者体内的甲胎蛋白(AFP)值大于400μg /L,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或者检查者连续2个月甲胎蛋白(AFP)值大于200μg /L,且检查者排除妊娠期、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活动性肝病的可能性后,患者换有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大,需要再做其他相关检查使诊断更加明确。

但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怀孕后甲胎蛋白(AFP)值也会迅速升高(但最高值不会超过200μg /L),直到产妇生产后甲胎蛋白(AFP)值才会下降到正常标准,而这是产妇的正常现象。

2.2 DKK-1(dickkopf-1)的参考标准

DKK-1是一种分泌蛋白,而这种分泌蛋白具有拮抗Wnt信号通道的功能,在身体组织正常的情况下DKK-1是不会刻意表现的,但是当患者患有肝癌病症的时候,DKK-1会以一种潜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形式展现出来。针对DKK-1检测,不仅检测过程非常便捷,而且对于早期的肝癌检测的准确性非常高,甚至还可以通过DKK-1的水平检测能有效区分慢性乙肝、肝癌以及肝硬变。

2.3铁蛋白的参考标准

铁蛋白的参考值标准男生与女生是不相同的,男性的参考范围值为30-400μg /L,女性的参考范围值为13-150μg /L。大部分的肝癌病人体内的蛋铁白含量都高于400μg /L。

2.4癌抗原CA125的参考标准

常规情况下人体内癌抗原CA125的参考范围值为0-35U/ml。同样癌抗原CA125也常适用于肝癌高发人群筛选的筛选标准,当检查者体内癌抗原CA125值大于35U/ml,需要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使诊断结果更加明朗。

2.5糖链抗原CA19-9的参考标准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糖链抗原CA19-9的参考范围值为0-37U/ml。患有肝癌的患者体内的糖链抗原CA19-9的阳性率也会变得非常高。

针对肝癌标记物的检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检测的数值通常会存在小范围的偏差,且单项的检测结果异常并不能就表明检查者便患有肝癌,患者还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态配合后续其他相关检查,进而使检查结果更加精准、明朗。肝癌标记物的检测有利于检查者及早明确自身的身体状况,尽早的做出相关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措施等,使病情尽早得到控制,防止病情恶化给自身及家人带来身心以及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损失等。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