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幼儿自主游戏设计研究
戈佳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戈佳雨,.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幼儿自主游戏设计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250.
摘要: 本文通过对陶知行“六大解放”的实践价值进行分析,探索出在进行幼儿自主游戏设计时,陶知行“六大解放”教育理念的应用策略包括唤醒幼儿的思维潜力、给予幼儿发展创造的机会、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解放幼儿的游戏欲望。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 六大解放;幼儿;自主游戏设计
DOI:10.12721/ccn.2023.157250
基金资助:

引言: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听话就是判断孩子好坏的标杆,却不知家长口中的听话实际是对孩子思维的局限,更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扼杀。陶知行提出的“六大解放”教育理念就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改变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解放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的思维和成长空间得到真正的自由。

一、陶知行“六大解放”的实践价值

陶知行的“六大解放”教育理念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理念中通过解放幼儿的头脑,引导幼儿独立探索、思考,不要将其局限到大人的思维模式下,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多彩的想法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可能。解放幼儿的双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不要用大人想法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大人司空见惯的事对于幼儿来说每一件都是新奇的,因此每件事都值得孩子亲自去探索尝试。解放幼儿的双眼,让孩子学会观察,培养观察这个世界的热情,只有看到眼睛里,才会思考在心里。解放幼儿的嘴,幼儿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对幼儿的提问要耐心回答,多与之交流,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放幼儿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学习占满了幼儿的整个童年,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幼儿学习的能力,让幼儿适当的闲下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更多探索世界的机会,自由自在的生长环境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灵感。

二、幼儿自主游戏设计中陶知行“六大解放”理念的应用 1800

(一)唤醒幼儿的思维潜能

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总是在反复要求孩子听话。但实际上,大人的经验和指点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反而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孩子在一声声的听话中一次次被否定,被压抑,失去了想象力,身上原本的个性与潜能被大人无情的泯灭,最终泯然众人矣。因此,在陶知行“六大解放”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幼儿自主游戏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先唤醒幼儿的思维潜能。

可以将课程游戏化,教育从来就不是将条条框框的知识灌输给孩子,只要孩子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本质。因此,要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成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解放空间和时间,引导幼儿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带着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去主动探索生活的周遭环境,在探索自然生活时积极思考,唤醒幼儿的思维潜力[1]

(二)给予幼儿探索机会

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直接包办了孩子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样样照顾周全,却把孩子养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书呆子。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生活上的小事对家长而言是平平常常,对孩子来说却什么都是新鲜的。因此,家长不要事事包办,要给予幼儿探索的机会,让孩子做些适当的事,自己去探索尝试,给孩子动手的机会。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在实践和探索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不仅是生活中,在课堂上也是一样,将课程游戏化,在课程中设计幼儿自主游戏,为幼儿营造有利于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自由的游戏化课程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自主游戏要具备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例如,可以在手工课中,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一些手工案例,让幼儿利用手头上的材料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让幼儿在亲手操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能够大胆想象、自由实践。在课堂上要尊重幼儿的学习体验,给予幼儿探索机会,挖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潜能,在实践中感知世间万物与自己的奇妙联系。

(三)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应该将幼儿当作外星人一样对待,因为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不解和好奇。因此,要给予幼儿丰富的成长环境,解放幼儿的嘴巴,给予幼儿言论自由,特别是发问的自由。在幼儿对某样事物发问时,大人除了要耐心的详细解答外,还要找机会反问回去,引导幼儿去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设计自主游戏时最好能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熟悉的生活场景不仅能让幼儿更快的理解生活中的事物,还能让幼儿在实际体验和探索中得到思维上的成长。寓教于乐的游戏化课程模式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对探索生活事物和环境的兴趣,可以将设计游戏的主动权教给幼儿,为幼儿提供一个大前提后由他们经过讨论后自主决定游戏内容,在讨论中教会幼儿什么是协商与合作,幼儿也能在自由、轻松、自主的课程氛围下更敢于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师要引导幼儿们积极探讨、互相理解和尊重,讨论是思想碰撞的重要方式,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中自主理解这个所生活的世界,利用教育去推动生活,从自主游戏中习得知识和经验。

(四)解放幼儿的游戏欲望

游戏是所有幼儿的天性,教育不该遏制幼儿的天性,而是要把教育与幼儿的游戏欲望结合起来,在游戏化的课程中教给幼儿知识,游戏化课程的建设目前已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创造自由轻松的课堂环境为幼儿解放学习和游戏的空间,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也能够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科学、探索科学。游戏化课程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解放了幼儿的游戏天性,又能在兴趣盎然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自主权力,鼓励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自发的探索科学、发现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在教育行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游戏化课程中也同样适用。教师在游戏化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更多的幼儿自主游戏,还能丰富课程讲解方式,在实际课程中利用多媒体从图片、视频、音频等多个角度为幼儿进行讲解,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总之,在陶知行“六大解放”的教育理念的领导下设计幼儿自主游戏,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在设计幼儿自主游戏时引用陶知行“六大解放”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前提下,以幼儿自发游戏为中心,解放幼儿的脑、手、眼、嘴、时间和空间。发展幼儿的思维潜力,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释放天性,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文礼.让幼儿成为科学探索的主人——陶知行“六大解放”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J].家教世界,2021.07:46-47.

[2]闻晴洁.陶知行“六大解放”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创设[J].幸福家庭,2021.06:95-9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