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疾病严重危害着妇女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患者一旦患病,多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给予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再辅以必要的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至关重要。本文观察分析给予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临床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的临床资料74例为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妇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将其以每组37例均分为参照护理组与观察护理组。其中,所选患者年龄均为27-57岁,平均年龄为(42.33±2.47)岁;肿瘤类型:27例患者患有子宫颈癌,23例患者患有卵巢恶性肿瘤,18例患者患有子宫肌瘤 ,6例患者其他部位患有肿瘤。组间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对比,P>0.05,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参照护理组患者俟接受临床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组患者则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
参照护理组[1]:主要有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及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对患者生命体征行常规24小时监测;严格监控患者体温是否正常、饮食是否符合规定、伤口敷料是否干燥、导尿管是否通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护理组[2]:一是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即通过主动与其沟通,掌握其心理情绪;通过疏导与倾听,引导患者释放不良情绪;通过安抚,逐步消除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抵触情绪。二是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贯,将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通过视频播放、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通过向患者介绍该疾病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信心。三是针对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指导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方法;告知其家属的关爱对于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状况改善的重要性。 四是指导患者通过行为训练,改善心理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让自身以舒适的体位,做深呼吸;指导患者做肌肉渐渐松弛性锻炼或放松动作,以达到放松的目 的。 每天指导患者训练2次,至少30分钟/次。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主要指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判定标准[3]: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更好。
(2)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主要指标有: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分析评估中,所涉及观察指标数据均通过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则说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如下表1示,护理干预前,组间患者心理状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参照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说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表1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x̄±s,分)
2.2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见下表2示,参照护理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护理组患者,且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说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表2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对比[n(%)]
3 讨论
以上分析结果提示,在对妇科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其心理状况,在对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充分评估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对于有效减轻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增加其治疗信心,具有积极的助力作用[4]。
综上所述,给予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行临床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利于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其心理状况改善,同时,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意义[5]。
参考文献
[1]田慧颖.浅析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作用[J].中国高新区,2018(01):46.
[2]白美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1):138-139+143.
[3]高言翠.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优质护理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5,16(05):555-556.
[4]吴小姣.围术期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2):173-175.
[5]车淑珍,李存英.多维护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随访依存性的影响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9,49(07):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