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唐棠 单慧中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唐棠 单慧中,.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 预防医学杂志,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420.
摘要:
目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展开探究和验证。方法 研究对象为75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组,一般组(n=38)和研究组(n=37);机械通气期间,一般组以常规化护理干预为主导,研究组以集束化护理干预为主导;观察、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合规性,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7月-2022年7月。结果 研究组较之一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干预后,血气指标更优;治疗时间更短,护理合规性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辅以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有积极意义,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切实保证患者康复效果。
关键词: 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干预
DOI:10.12721/ccn.2024.157420
基金资助:

EICU大多是危重患者,而且这种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经常会有自主呼吸减弱,生理功能减退等症状,如果有呼吸衰竭的患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EICU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有创的呼吸机来进行呼吸辅助,这种方式能够减轻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1]。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长时间的有创的呼吸机辅助通气会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继续延长使用,患者的死亡率会持续增加。要想提高患者的通气效果,就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集中介入(bundles of care)是 ICU领域的一个新术语,中文翻译为集中救治(bundles of care)。指的是针对某些难以治愈的临床疾病,采取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集中式照护是一套各要素均可改善患者预后的综合照护,其效果优于单一照护。已有研究显示,在 EICU中实施集中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照护效果,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3]。基于此,本期研究计入分析对象75例,将采取对照实验形式,深入探究和验证EICU机械通气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现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75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组,一般组(n=38)和研究组(n=37),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7月-2022年7月。一般组:男:女20(52.63%)/18(47.37%);年龄:34岁—73岁,均值(57.21±3.62)岁;6例(15.79%)呼吸衰竭,4例(10.53%)脑梗死后遗症,7例(18.4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55.26%)其他。研究组:男:女19(51.35%)/18(48.65%);年龄:33岁—72岁,均值(57.33±3.64)岁;4例(10.81%)呼吸衰竭,6例(16.22%)脑梗死后遗症,4例(10.8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62.16%)其他。分组资料差异较小(P>0.05)。

入组标准:(1)均入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2)年龄33岁—73岁;(3)患者或家属知情、认同研究,愿意无条件依从;(4)均为有创机械通气;(5)一般资料内容完整、齐全。

排除标准:(1)家属对研究持有异议,拒绝参与;(2)神志、精神、语言、认知层面障碍;(3)研究期间自主脱落;(4)一般资料内容缺失。

1.2 方法

1.2.1一般组

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期间,以常规化护理为主导,涵括内容如下:(1)每间隔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叩击背部;(2)每间隔1小时帮助患者吸痰1次,如患者情况需求,也可按需吸痰;(3)声门下滞留物引流;(4)基于一定频率下,更换呼吸机延长管与呼吸管路;(5)基于一定频率下,更换温湿化装置和湿化水;(6)按需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具体可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进行,以纠正患者机体水电解质紊乱。

1.2.2研究组

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期间,以集束化护理干预为主导,涵括内容如下:

1.2.2.1构建E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队伍:由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组织资深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小组,并担任小组组长,负责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审核,同时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工作的实施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有效意见;组内其余成员,则负责按规范落实和执行集束化护理方案。

1.2.2.2编制E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以及E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或潜在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通过查阅书籍或相关权威文献资料,以及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制定E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并在完成护理方案制定后上交给护士长,由护士长进行审核、修改和补充,以敲定最终的护理方案。

1.2.2.3 E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1)感染预防:专科医师与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贯彻落实七步洗手原则,做好手卫生管理。同时,基于每周1次的原则下,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培训,并于每月月底进行抽查,以考核和检测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是否达标。加强急诊重症监护室探视管理,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和探视时间;探视时,必须要求探视人员穿戴鞋套、隔离衣以及口罩等,同时,告知家属在与患者接触前,必须要洗手和消毒。(2)营养支持:指导患者摄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膳食,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若患者无法经口摄食,应视患者情况予以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或鼻饲供应;注意,予以患者鼻饲时,应调节患者床头高度(保持30°—50°)和体位(半卧位),缓慢注入营养液,且合理控制营养液浓度,维持其温度在40℃—41℃;结束鼻饲后,告知患者维持体位约半小时,且保持体位期间避免给予患者叩背和吸痰干预。(3)心理护理:首先,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必要性与方法,并予以患者精神层面鼓励,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其次,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结合患者喜好播放舒缓、轻快音乐,以增强患者身心舒适感,使患者能够静心接受治疗。再次,借助适当的肢体语言予以患者鼓励和安慰,以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引导患者正确抒发负性情绪,向患者分享既往榜样案例,以增强患者生存信心。最后,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告知家属多予以患者关心和关爱,充分发挥家庭作用,促使患者生存感提升。(4)体位护理:合理调节患者床头高度,使之保持在30°左右;辅助患者头部位置(后仰)和体位,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保持气道开放。(5) 保持呼吸道畅通: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以排出痰液;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排痰,护理人员应通过轻叩患者背部的方式,帮助患者排痰;如果患者因痰液过于黏稠无法顺利排痰,护理人员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合理予以患者抗生素应用;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每日注意补充水分,保证饮水量达2000ml以上/日,必要时予以患者雾化干预。(6)口腔卫生管理:告知患者每日需清洁口腔;若患者暂时丧失自主管理能力,护理人员可基于每日4次的频率下,通过吸引式清理患者口腔,并予以患者适量氯已定(0.12%)使用,以清洁口腔。(7)呼吸机管理:对于呼吸机管理,护理人员应每间隔1周更换1次;对于湿化瓶,护理人员应基于1次/日的频率下进行更换;对于呼吸机,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消毒。另外,加强患者各项指标监测,评估患者呼吸情况;待患者恢复到一定标准后,及时撤机和拔管,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8)每日,联合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四肢锻炼以及体位摆放等。

1.3 指标观察

1.3.1不良事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拔管、医疗纠纷及投诉)发生情况。

1.3.2应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对比2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SaO2——血氧饱和度、PaO2——血氧分压、PCO2——血二氧化碳分压)。

1.3.3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1.3.4从手卫生、床头标高等5个维度,评定2组护理合规性。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x̄±s)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较之一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微信图片_20250306171942.png2.2血气指标对比

干预后,研究组较之一般组,SaO2、PaO2指标更高,PCO2指标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对比(x̄±s)微信图片_20250306171944.png2.3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较之一般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x̄±s)

微信图片_20250306171947.png2.4护理合规性对比

研究组较之一般组,护理合规性更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护理合规性对比[n(%)]

微信图片_20250306171949.png3讨论

在 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一般都是处于危险状态,在进行机械通气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意外脱管、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从而导致通气不足、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出现窒息等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现象。所以,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疗效,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在现代护理学中,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最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基于循证思想,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4]

本期研究采取了对照实验形式,主要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接受常规化护理干预和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差别展开探究、对比;经研究后呈现,在未接受任何的护理干预前,一般组、研究组2组患者无太大差异;而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对比一般组,研究组血气指标、疾病康复进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合规性指标方面均显著更优,这可能是因为集中式的介入更加有序,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5]。集中式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首先,做好手部卫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原体的扩散,减少患者被感染的危险。第二,指导患者饮食,要少吃多餐,多吃多补,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患者被传染的几率。第三,要积极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如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促使患者更好地合作。第四,通过改变患者的姿势,可以打开患者的气管,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第五,要注意正确的吐痰方法,多喝水,减少痰液的排泄,防止痰液的堆积和阻塞气道。第六,对 ICU患者实施良好的口腔保健是降低其 VAP发生率的关键。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是细菌繁殖的主要原因,医生建议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工作,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第七,要做好呼吸器的日常消毒工作,确保呼吸器的安全,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拔除气管导管或停止使用,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的感染。第八,通过肺部康复可以提高患者的自律性,避免出现呼吸肌肉虚弱。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早期、高效的肺康复训练,可以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死亡。

综上所述,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缩短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强化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于秀勤,赵杨,时春焱. 集束化护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7):162-165.

[2]苑玉侠. 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在ICU机械通气后镇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6):117-119+123.

[3]林青青,王思斯,萧捷捷,王万铁.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2(3):233-236.

[4]胡少芹,李春莲.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5):99-101.

[5]褚晓霞,马燕平,周丽霞,王紫娟.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 甘肃科技,2021,37(23):164-16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