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据2019年国际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全球新发结直肠癌约为230万例,居所有恶性肿瘤第3位[1],其中低位结直肠癌患者约占75%[2],近年来,针对低位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上仍主张保肛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大部分患者仍需选择Mile术行永久性肠造口[3]。基于此,直肠癌患者除了承受癌症本身带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外,还要承受永久性肠造口带来的排便途径改变、造口相关并发症等生理压力,双重压力致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痛苦。本文针对这一现状,研究出与造口相关的心理干预方式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急速推进患者的康复。
(二)研究的意义
在现代医学现状里,存在一种情况,当患有低位直肠癌,并得到彻底根治,或是左半结肠以下晚期肿瘤无法切除时,会采用永久性结肠造口,帮助患者达到排便及通气的作用。[4]但仅仅依靠造口是永远不够,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帮助康复。故此本文在原先已有数据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帮助同仁有效缓解患者顾虑,辅助患者尽快恢复治疗。[5]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知网与万方进行相关资料与资源的查询;二是通过图书馆进行查证与计算;三是通过临床了解相关病历,加强病理分析,提高整体说服力,四是通过院内文献资料及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求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术后患者的不适症状
目前做这类手术的患者会有同一个顾虑,担忧自己因身体缺陷而引起他人嘲笑,这会使得患者逐渐转变成自卑的情绪,并格外在意别人的言语,同时引起焦躁不安,引起情绪不稳等多种不良反应。
四、术后心理干预与疏导的整体概述
(一)心理干预疏导的意义
心理干预与疏导,是目前医学上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常用于缓解心理类疾病,或因疾病导致的心结,久陷而无法自拔的情况,临床上多用心理干预与疏导来帮助病人加速康复。而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的心理痛苦更为突出,目前对其相关的焦虑、抑郁研究较多,相应的心理干预也备受重视,但对其心理痛苦的认识和重视却远远不足,在调查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心理痛苦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该类患者临床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二)进行心理疏导与干预的原因
结肠造口患者,由于其情况的特殊性,需要进行人工肛门的手术,而这项手术做完,患者会产生自身有所缺陷的遗憾,并逐渐转变成一种悲伤的情绪,或是一种偏执的心理,从而导致自身脾气暴躁和焦躁不安,所以这对患者自身的心理造成打击,从而引起其不自信,偏激等性格特征,所以做好术后心理疏导显得尤为必要。
(三)心理疏导与干预的方式
那么该如何做好心理引导呢?经临床研究及资料查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医护人员应表现出坦然的态度,坦然面对患者,做到耐心引导,稳定患者情绪,帮助重构信心。
二是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下期治疗,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三是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适量保密,特别是情绪容易激动的老年人以及不具备医学常识的患者及家属,善意的谎言有助于帮助患者长期处于积极向上的情绪,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及恐惧而影响患者的康复。
四是对于疑问较多,脾气暴躁的患者,为了减轻患者忧虑,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患者坚持做某项检查时,应立刻申请,并安排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帮助患者建立安全感,抚慰患者躁动的心,让患者自身安心。
五是术后的护理,应减少家属探望,避免患者心理压力,柔声细语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更换床单及被褥,表现出友善的一面,建立患者的自信心。
六是嘱咐家属要有耐心,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鼓励与陪伴患者,让患者有信心参与后续治疗,同时帮助患者治疗疾病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心理干预的结果
1.将患者的负性思维和认知分开,减少认知融合,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灵活性,使患者更好实现生活目标及自我价值。
2.在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开展干预,以接纳放下→认知解离→体验当下→观察自我→澄清价值观→承诺行动作为基本干预路径,分析患者现在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及时评价患者的应对状态,引导患者积极接纳造口的现实。
3.通过自我观察、成功病例分享经验等途径,提高患者造口自我护理水平,澄清与建立个体价值观,并设定可行性目标,最后承诺采用积极的行动来完成目标,以不断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水平及长期生活质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由于正常排便方式及社会功能的改变,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而癌症本身带来的躯体症状及抗肿瘤治疗带来的副反应,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痛苦。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心理痛苦与患者的婚姻状况和疼痛程度相关,所以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要尤其关注未婚患者,积极控制患者疼痛,指导患者洗澡与更换衣服、修饰外表、合理性生活,解决睡眠等相关问题,实施个体化的心理康复和支持治疗,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唐雨芹. ACT心理干预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0):88-91.
[2]陆启文,王惠儿. 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8):62-64.
[3]闻艳梅. 护理干预降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病耻感的效果和满意度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1):3026-3027.
[4]周春红,史琼. 针对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的积极心理学延续护理干预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0):3-5.
[5]白鸿菲. 护理干预降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病耻感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7):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