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在临床很普遍,需及时处理,否则会使产妇有死亡风险[1]。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问题,可采取按摩子宫的方式对出血进行控制,然而,仍然有一些患者因对产后出血了解不足,难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对出血控制和产后恢复不利。情绪护理的重点在于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通过有效的疏导使患者保持心态平和,缓解产后出血症状。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自2021-12开始至2022-12结束,在这一时间段内选取78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通过随机化分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范围25-41岁,平均(33.24±1.15)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4±104)周。观察组年龄最小24岁,年龄最大40岁,中间值(32.48±1.9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1±1.16)周。两组基础信息保持一致(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要加强病情监测,注意口头宣教,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情绪护理干预,如下:①健康教育:以温和的语言与产妇沟通,使其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提示其积极配合护理操作,听从护理人员建议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有效处理。②情绪护理:产妇因对产后出血不了解,难免存在焦躁、紧张等负性情绪,这很容易使产后出血情况加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产妇沟通,为产妇解惑答疑,使其对产后出血有清晰的认知。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产妇提供全程心理护理,使产妇改善忧愁、焦虑等负面情绪,以平和、乐观的心态迎接生理改变,逐渐消除心理负担,建议家属主动给予产妇温暖和关怀,使产妇与家属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②情绪状态:评价工具为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SAS以50分为标准,50-59分提示轻度,60-69分提示中度,70分以上提示重度;SDS以53分为标准,53-62提示轻度,63-72分提示中度,73分以上提示重度。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越焦虑、抑郁。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处理工具为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检验;计量资料(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情绪状态)通过(x̄±s)表示,t检验。P<0.05为数据之间差异性标志。
2结果
2.1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
2.2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比护理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情绪状态比较(x̄±s,分)
*表示同组护理前后比较P<0.05
3讨论
子宫收缩乏力会使产后出血加重,严重者还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3]。一直以来,临床都很重视产后出血问题处理,并搭配科学的护理模式。然而,绝大多数护理工作集中于为产妇提供生理照护,使产后出血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却常常忽略产妇的心理诉求,以至于其出现不良情绪,这很容易使产后出血情况加重,于恢复不利[4]。情绪护理干预针对性强,其除了对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之外,重点从情绪方面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指导,通过语言宽慰、健康宣教等方式,使产妇保持心绪平和,克服不良情绪,把负面情绪对产后出血的影响降到最低[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止血、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经护理,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情绪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效控制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中实施情绪护理干预,利于产妇情绪疏导,使产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使产妇的住院时间缩短,可推广至临床。
参考文献:
[1]朱洁琼.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及预防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4(42):150-158.
[2]魏莉.欣母沛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2020,7(13):1+6.
[3]叶慧珍.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 33(1):80-82.
[4]费甫英.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 14(2):212-214.
[5]王宏伟.实施优质化服务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2):178-179.
作者简介:文一聿(1987-),女,籍贯:四川成都,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
文一聿1,2 赵梦然(通讯作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