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杨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欢,.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 神经科学研究,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440.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予以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1.157440
基金资助: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在脑卒中病变中的占比约为20%-30%,以头痛、呕吐、嗜睡、昏迷为典型症状,同时伴随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和呼吸衰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使患者出现语言、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极大影响[1]。为降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我院予以收治的部分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94例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按照护理方式分成各有4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22例女,年龄32-75岁,平均(51.4±1.8)岁,出血部位:27例基底节,12例丘脑,8例脑叶;观察组23例男,24例女,年龄34-73岁,平均(51.1±2.1)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5例,丘脑出血13例,脑叶出血9例。组间基线数据无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为:

1.2.1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予以实时监测,存在血压波动、体温上升等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告知值班医生,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每隔半小时对患者瞳孔和意识进行观察,对患者意识状态做出准确评估,及时处理脉搏微弱、呕吐等情况。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告知患者疾病治疗进展情况,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感;分析患者不良情绪产生原因,予以针对性疏导干预措施,坚定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信念;由以往救治成功的患者现身分享经验,使患者对医务工作充满信心,也要努力发挥患者家属的作用,帮助患者获得足够的鼓励、关怀与支持。

1.2.3  康复训练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按照“由易至难,由被动到主动”的原则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起坐、翻身、肢体功能和语言训练;整个训练过程应有专业人员指导,训练时长和训练强度不可超出患者自身耐受力,以减少康复训练中异常情况比较发生,提高康复训练的可行性;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参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判定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2-3]

1.4  统计学方法

在软件SPSS  22.0中置入入组患者研究数据,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由x̄±s和s表示检验,P 值不足0.05提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对比

观察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数据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情况(x̄±s,分)

截图1741316039.png

3  讨论

脑出血也被称作时脑溢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病变,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约有1/3的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脑出血,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变。该疾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病对象,致死致残率都比较高。脑出血多出现在大脑半球,脑叶和小脑等部位相对少见,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多在过度劳累或情绪过激状态下发病,可有剧烈头痛、呕吐、血压上升等表现,数分钟到数小时候可发展至顶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是昏迷的情况,对患者工作和生活有着严重影响,也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药物和手术方式可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进程,但患者神经功能同样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临床工作者重视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工作,以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专业人员通过对护理技巧的应用,帮助患者恢复残余机能,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提升,为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打下基础[4]。康复护理通常被用在老年患者、伤残者和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中,其核心为减轻功能障碍,帮助患者维持恢复受损功能,护理阶段不同,工作重点也有所差别。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在降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张长福, 谭占国, 袁波, 等. 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经验[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7, 33(12):1266-1267.

[2]马青松, 蔡艳丽, 付信飞, 等.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2型糖尿病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26(6):743-744.

[3]吴进纯, 肖明朝, 赵庆华, 等. 园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1):48-51.

[4]李艾群, 王敏, 危科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7):858-8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