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例住院患儿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情况分析
张贵春 傅璇 张显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贵春 傅璇 张显芳,. 239例住院患儿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情况分析[J]. 中国儿科杂志,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8015.
摘要:
通过对住院患儿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情况分析,了解该药在儿科的使用现状,从而规范药物使用,保障安全用药。方法:抽调我院2019.12儿科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患儿病历,进行年龄、疾病诊断、联合用药、剂量及疗程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儿共405位,使用阿糖腺苷的239位,使用率为59.31%;患儿年龄分组以0-3岁为主,占比64.43%;主要以肺炎(含支气管肺炎)为主,占比41%;联合使用率为98.33%;剂量最高14mg/kg,最低0.9mg/kg,平均7.8mg/kg;疗程最多14天,最少1天,平均3.6天;结论:医院儿科注射用阿糖腺苷使用率偏高,超适应症用药、剂量偏大、联合用药过度等现象普遍存在,需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患儿;阿糖腺苷;临床用药;安全性用药
DOI:10.12721/ccn.2021.158015
基金资助:

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腺嘌呤核苷类抗病毒药,为临床一线的广谱抗病毒药物,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日渐突显。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拟发布第7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安全风险,表示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此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研究资料,建议儿童使用时权衡利弊。笔者通过对我院儿科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药物的正确认识,规范临床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抽调我院儿科2019.12全部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病历,对患儿年龄、疾病诊断、联合用药、剂量及疗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儿基本信息

抽调病历239例,患儿年龄组以0-3岁为主,占比64.43%(0-3岁:154,64.43%;3-7岁:66,27.62%;7-12岁:16,6.69%;12-18岁:3,1.25%)。

2.2 疾病诊断分布情况

患儿以肺炎(含支气管肺炎)为主,占比41%,其次分别为支气管炎(19.66%)、上呼吸道感染(13.39%)、扁桃体炎(8.78%)、小儿腹泻(7.59%)、急性咽喉炎伴或不伴梗阻(3.76%)、发热原因?(2.09%)、疱疹性咽峡炎(1.67%)、过敏性紫癜(1.26%)及抽搐原因:颅内感染(0.42%)。

2.3 联合用药情况

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联合使用率为98.33%,联合用药品种数以三药联合为主(55.23%),其次分别是两药联合(22.17%)、四药联合(18.83%)、五药联合(3.77%)、单一药物(1.67%);联合用药的药物品种分别是抗菌药物(193,42.88%)、喜炎平注射液(120,26.66%)、奥司他韦(54,12%)、炎琥宁(81,18%)等。

2.4 剂量与疗程

患儿使用阿糖腺苷的最高剂量为14mg/kg,最低剂量为0.9mg/kg,平均7.8mg/kg;疗程最多14天,最少1天,平均3.6天;平均使用剂量最高的组为0-3岁(8.96mg/kg),平均剂量最低的组为7-12(3.92mg/kg)。

3 讨论与分析

我院儿科使用阿糖腺苷的患儿年龄偏小,主要集中在0-3岁,与郑雪玲报道相符[1],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是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2];患儿主要患肺炎(含支气管肺炎),为下呼吸道系统疾病,与郑雪玲报道的涉及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不符[2],但与常立新报道的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相符[3]。我国批准该药物的适应症为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239位患儿涉及疾病诊断中仅有4例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其余均无适应症用药,超说明书现象明显。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多为RNA病毒[5],而单磷酸阿糖腺苷主要是抗DNA型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对RNA型病毒是否有效,目前仍存在争议[4-5];我院儿科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使用率较高,存在过度联用现象与多数报道相符[2-4]。从患儿安全性用药方面考虑,儿童由于肝药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全,需谨慎用药,过度、不适宜的联合用药都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尽管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儿科中使用普遍,但说明书中并没有儿童的推荐剂量,说明书记载每日剂量超过10mg/kg时,毒副反应增加。239患儿超10mg/kg的15人,其中14人为2岁以下患儿,年龄偏小。平均剂量以0-3岁组的平均剂量最大(8.9mg/kg),剂量最高14mg/kg与最低0.9mg/kg均为1岁以下婴儿。由此表明,我院儿科使用该药物时剂量比较随意。由于单磷酸阿糖腺苷未做儿童使用的安全性评价,也无相关的循证依据推荐,故该药物在儿童中的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普遍使用该药物存在安全隐患;我院儿科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疗程平均3.6天,与王莉报道相符[6]

4 总结

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儿科中的应用普遍,但该药物在儿科中的安全性应用存在争议,仅国内部分临床小样本研究,该药物在儿科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中有效[5],故笔者认为鉴于说明书的滞后性及研究的争议性,建议临床医生可根据在明确或高度怀疑为病毒性感染时适当,但不建议常规使用,同时在临床应用时需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雪玲,刘静,蔡瑞君等.2016 年酒泉市人民医院儿科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第32卷,第8期:1575.

[2]  Grief SN.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J]. Prim Care,2013,40(3):757-770.DOI:10.1016/j.pop.2013.06.004

[3] 常立新.2016年一月份我院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的用药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4):739.

[4] 谭旭,欧艳,刘芳群等.阿糖腺苷在某三甲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使用情况分析[J].中南药学,2018 年4月,第16卷,第4期:553.

[5] 刘建军,陈 芳,邢海燕等.单磷酸阿糖腺苷对 RNA 病毒抑制的研究进展[J].实 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3):157-159.

[6] 王莉,仇学宏,刘子昀,等.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儿科的使用分析[J].中南药学, 2016年11月,第14卷,第11期:127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