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单一刻板的讲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需要围绕学生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将教育游戏和数学学习进行深度的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育游戏的设计,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我认知,进行知识体系的架构,主动获取对于知识的学习。同时数学的知识概念和直观的游戏情境相互印证,在对比学习中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认知理解。
一、游戏对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数学教学仅仅只是学生的被动接受,没有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数学更多的还是任务性教学,而教育游戏的应用,是将传统的任务性教学,转变为对于学生的兴趣化教学,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完成对于知识的学习,教师则是游戏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游戏过程中的娱乐性和竞争性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在教育游戏中,教育是处在隐性的地位,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益智游戏中,实现对于知识的高效学习,借助游戏完成知识的获取,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育游戏中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游戏将数学教学进行形象化、情境化,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教育游戏中,教师加强对于学生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可以自主获得知识的学习,在教育游戏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利用数学游戏导入课堂,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高效的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本节课堂的主题,从而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游戏进行课堂导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让学生们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消除畏惧心理,这能够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并且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在本课除法进行导入学习时,学生在之前已经对“除法”这一知识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为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入学习,笔者在教学导入环节中设计了《我是最大的余数》的数学游戏,首先将学生分成了2组,A组的学生拿了八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是1到8的阿拉伯数字中的其中一个,而B组的学生发了8张空白的卡片,卡片上的数字只要是20到50的范围内即可,由学生随机填写。此时A组学生随机出一个数字卡片之后,从B组学生的手中随机抽取一张,引导学生思考B组卡片中的数字除以A组卡片中的数字之后得出哪个数的余数最大,最后引导学生将最大的一组数的卡片挑选出来。促进学生反应速度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帮助学生回顾所需知识,在良好的数学游戏情景中引入新课。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认识到在游戏中,学生的体验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游戏、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讲授者的角色,而在听讲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强,难以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游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积极参与游戏,感受数学学习乐趣。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时应注意教师的作用在于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轻松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游戏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思考数学问题。例如,七巧板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都可以用到。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面积的概念时,学生总是混淆其与周长的概念,此时教师就不妨运用七巧板这一工具来引导学生自主拼图,通过拼图创造不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在用眼睛感受面积大小、拼图增减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感受到面积与周长是不同的概念。七巧板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工具应被广泛应用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课上、课下拼凑七巧板,将其作为益智类游戏,引导学生在主动拼接的过程中发现与感悟其中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图形概念,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在参与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将参与游戏的愉悦感拓展到数学学习中,其学习自主性与趣味性都大大增强。
(三)课后复习巩固环引入游戏机制,活跃课堂气氛
复习巩固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感到索然无味,加上一些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知识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所以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学习的信心,就在教学中切实注重学生数学游戏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当我们在复习乘法的时候,首先,拿出九张红色数字卡牌,每张卡牌上的阿拉伯数字不同,总共有1到9,共九个阿拉伯数字。其次再拿出白色水果卡牌,水果卡牌中有各种水果,且水果的数量也是从1到9来随机规划的,再次,邀请两个小朋友上台,从两类卡片中随机抽取卡牌,而台下的学生则结合卡牌的内容,将二者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比如两个小朋友抽出的红色卡牌中的数字是2,而水果卡牌中显示的是5根香蕉,学生就可以算出2×5=10,但是针对有的学生记忆不熟悉和不准确的情况。可以要求两个小朋友将带有数字5和水果数量5的两张卡牌找出来,再随机选取其余的数字来计算,就能让学生对这一乘法口诀的更好地回顾游戏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是教学理念创新的体现,这展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视,关注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认识到数学世界的奥秘,吸引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以教材为素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游戏环节,创造高效率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廖文琪,徐鲁强.游戏化学习机制在小学数学微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2):10-12.
[2]史丽艳.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游戏化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245-246.
[3]张志宗.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5(06):73-75.
[4]冯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