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工艺纪律研究之安全因素
王智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智博,. 飞机工艺纪律研究之安全因素[J]. 航空航天学报,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7.
摘要: 飞机的发展非常快速,在飞机的制造与装配中,集成化、科技化的技术非常高,同时飞机的安全系数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对于飞机飞行过程中,人为因素变得越来越突出。在对飞机进行飞行评估的时候,发现飞机的人为因素是一个不定因素。本文研究分析飞机人为风险的管理,识别安全风险项,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乘客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 人为因素;风险管理;安全风险
DOI:10.12721/ccn.2021.157017
基金资助:

1. 人为因素

在飞机的发展中,技术和设备在不断的提升,飞机的自动化生产和数字化监控系统也在不断的提高水平。所以在飞机的事故统计中,由于飞机本身设备或者飞机机械原因导致的飞机事故在不断的降低,但与之相比认为因素造成的飞机事故率在不断的提升,如图1.1.

33.png

图1.1飞机事故率统计

航空运输协会对飞机事故率进行统计中,很大一部分人为因素是飞机机组人员造成的,所以在飞机的安全水平提升的培训中,人需要在特点的流程和特点的条件下进行程序化的练习,通过不断的考核和不断的配需,才能保证飞机人为因素的事故率降低,但是不能消除掉。

由于飞机是通过人来进行操作和飞行的,所以作为飞机的驾驶员,他是具有特殊性质和在特殊环境下进行工作的,所以飞机驾驶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心理、智能、情绪等控制能力,不要因为外界的因素影响正常驾驶飞机,同时在飞机每次飞行之前,飞机飞行员需要严格的进行测试,需要保证飞行员在极限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体力、判断能力,对飞机可以做出正确的操作,保证飞机安全飞行。

2. 风险管理

飞机在高空中飞行的时候具有很多不定因素,这些不定因素会产生一些风险项,例如如下:

(1)高空低压缺氧,飞机一般会在1.2万米的高空进行巡航,在这个高度飞机飞行,飞机是不会有足够的氧气,同时飞机还会受到外界的压力,所以会出现缺氧的现象,需要在飞机上增加供氧装置;

(2)加速和振动,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会收到起飞加速度和提升力的作用,人体在飞机中会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心脏病或者血压高的乘客可能会出现眩晕的现象;

(3)前庭信息与视觉信息错误,在飞机驾驶员在进行起飞的时候视觉系统的信息输入在前庭系统的信息输入的信息对比的时候,人眼会出现感觉冲突,这种感觉冲突会对人产生相应的错觉,会对飞行驾驶员产生空间方向的判断失误,这种方向上的失误会使误判飞机的姿态,最终影响飞机的安全飞行。

由于飞机会出现不同的风险项,所以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如图2.1

1741323995837325.png

图2.1 飞机风险管理流程

对风险进行安全路程上的管理,虽然不能再根本上解决人为的不定安全因素,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流程来规避风险。

3. 安全风险

对于每一个飞行事故中,最终的分析结果人为操作失误都不是机组人员去故意来操作的。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或者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才导致发生不安全的操作,所以在对飞机事故的研究中,需要对飞机中一些潜在安全风险项进行识别,同时对风险项进行定级,同时也对机组人员进行风险矩阵分析,图3.1就是某航空公司员工矩阵图。

1741324092350620.png

图3.1  飞机机组人为安全风险矩阵

为了保证飞机的正常飞行,对人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同时对于机组人员进行考核,通过不同类型的评分,考核人员是否可以进行飞行,为飞行差错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的等级、进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为减少差错、捕获差错、包容差错,加强飞行安全人为差错风险管理,明确了指标和防控重点。

结论   

飞机的自身安全系数,硬件的安全性、飞机系统的安全在不断的提升,乘客的安全越来越高,对于其他交通进行比较,飞机的安全系数最高,出现故障率也是最低的。但是在飞机的运行中,飞行机组人员产生的因素导致飞机出现故障,或者飞机出现事故的事情时长会发生,会对出行旅客造成影响,所以人的管理变得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不定,还需要进行教育与监督。

参考文献

[1]. 罗帆,余廉,顾必冲.民航机组行为失误的心理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26(2):191—194.

[2]谢华,魏自明.飞机操纵系统的发展与飞行安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0(4):59.63.

[3]陈俊,杨家忠,李倩,聂小飞.机组资源管理与飞行不安全行为关系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3):93—96.

[4]. 程道来,杨琳,仪垂杰.飞机飞行事故原因的人为因素分[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17(6):3-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