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1]。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它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出现破裂出血的症状,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常造成偏瘫甚至全身瘫痪,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危险。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我院90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将以上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90例患者中年龄在45~80岁之间,平均年龄(66.35±5.21)岁,男49例,女4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重要的生理指标检测,根据脑出血护理指南进行观察、检测和指导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预防并发症、预防感染、保护消化道、管理引流管、康复护理等措施[2]。(1)预防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会长时间卧床接受治疗,这会使局部血管受到压迫,容易造成压疮,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并教导家属翻身的注意事项以及翻身的时间节点,同时,还要注意臀部、背部等压疮好发部位的护理。(2)预防感染。脑出血患者的感染易发生于肺部和呼吸道等位置,护理人员要保持室内通风,保持消毒,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要注意痰液的清理,指导排痰的正确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3)保护消化道。相关护理人员要实时监测患者胃内的PH值,及时调整胃液的酸碱度和电解质的紊乱,避免刺激消化道,保护胃黏膜,防止消化道出血。在治疗期间,建议患者合理饮水,避免饮水过多导致损害心肺功能,适时给予营养支持,促进恢复胃肠的代谢以及蠕动。对于鼻饲养的患者,床边放置负压吸引器,同时注意控制饮食摄入的速度和剂量,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如呕吐,应该立即清除异物,以防出现窒息的危险,做好及时抢救的准备。(4)管理引流管。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引流管的操作,开放和闭合引流管操作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5)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的功能障碍采取相应的康复手段。因患者长时间卧床,为了防止下肢静脉血栓,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按摩、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帮助患者活动[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如语言表达、肢体活动、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以及并发症(如褥疮、二次出血、肺感染、便秘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采用t、x2进行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如语言表达、肢体活动、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1。
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如褥疮、二次出血、肺感染、便秘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2。
表2-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3.讨论
脑出血在神经内科中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患者在接受手术和药物治疗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原因。从临床经验来看,高质量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脑出血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帮助患者稳定病情的同时,可以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在本研究中通过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可以得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如语言表达、肢体活动、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如褥疮、二次出血、肺感染、便秘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所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可以促进脑出血患者的早日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一种可靠的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华.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9):169.
[2]武锦华,郭慧芳.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分析与护理体会[J].心理月刊,2019,14(14):40.
[3]郭俊杰.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6):165-167.
[4]杨世娟.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