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周贵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贵敏,. 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 护理研究杂志,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468.
摘要: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护理分级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机体疼痛指标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分级模式的应用对保障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效果。结论:为心胸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分级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机体疼痛,患者对护理分级模式的满意度更高,从而护理依从性较高,同时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护理效果;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5.157468
基金资助:

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难度非常大、风险较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级护理模式作为临床护理中评估医疗整体水平的参数,分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效规范了护理行为,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护人员的合理配置。随着临床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中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优质护理广泛应用在临床中,促进了护理流程的优化,也优化了患者住院过程中的体验。常规护理中,护理工作按照医嘱进行,但是忽略了患者的个性差异和不予通过需求,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差,就要针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创新,找到新型的护理模式。护理分级模式的重点在于根据患者的病情、日常生活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护理,促进护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护理分级护理在心胸外科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7例。实验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82±4.33)岁,其中包括胸外科手术患者35例、心外科手术22例;对照组中有男性31例、女性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6.05±4.47)岁,其中包括胸外科手术33例、心外科手术24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标准,自愿加入本文试验,患者意识状态正常。排除标准:有心胸外科手术史患者、伴随肿瘤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均不纳入本文实验。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开展护理,护理人员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操作,根据护理级别为患者实施专科护理。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护理分级模式。第一,评估患者的病情。在患者术后,由医生和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评估,采用Barther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构建完善的护理等级,就要患者病情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1]。第二,护理分级。(1)特级护理。每天针对特级护理人员实施严格的病情管理、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2)一级和二级护理人员就是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开展针对性护理。(3)三级护理就是事实基础护理。在手术日当天、术后第3天、术后1周以及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由责任护士和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评估,进行相应的护理等级的调整[2]。第三,手术前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史有充足的掌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档案。第三,术后指导。护理人员要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保持患者情绪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充足的心理支持。做好病房环境管理,调节好病房内的光线和温度,及时更换床单,保证床单的干燥、卫生[3]。第四,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性格从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也有利于保证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第五,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 年龄等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让患者认识到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且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健康教育也能纠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错误的认知[4]。第六,生活护理。患者治疗中要做好适当的运动,结合患者的病情、身体状态等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指导家属陪伴患者运动,可以组织患者交流会,组织患者在一起交流运动、饮食等方面的心得,让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5]

1.3评价标准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采用《心胸外科护理质量专科评价标准》评估护理质量,针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分级护理、操作技能等护理质量实施评估,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6]。采用VAS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机体疼痛状态,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1.png

2.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机体疼痛指标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2.png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1.png

2.4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2.png

2.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分级模式的应用对保障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效果。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1.png

3讨论

心胸外科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护理级别的明确是由医生来确定的,根据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作为护理分级的标准,由护理人员进行落实,由于受到医生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无法保证护理质量。在护理分级模式应用阶段,需要充分发挥出医生和护理人员的不同优势,对患者的病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护理[7]。结合心胸外科患者的病情特点分析,随着近几年来心胸外科诊疗技术的进步,患者治疗和护理难度都明显提高,如何在有限的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是目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护理分级,简化了对轻症患者的护理操作,把护理服务的重点转移到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的患者中,也就是按照按需分配的原则,提高不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不仅提高了心胸外科的护理质量,还能减轻医疗人员的工作负担,对保证医疗服务有重要意义[8]

根据护理分级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估: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实验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机体疼痛指标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为心胸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分级模式,护理质量相比常规护理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也能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调节护理流程,保证患者治疗有序进行。护理等级模式作为临床可行性较高护理服务,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也能按照医嘱完整各项操作,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护理的精准度,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预后[9]

综上所述,为心胸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分级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机体疼痛,患者对护理分级模式的满意度更高,从而护理依从性较高,同时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红萍.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9):1303-1304.

[2]杨丽娜.分级模式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224-2226.

[3]马丽娟,张玲.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3):141.

[4]杨超.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7):165-166.

[5]刘燕敏.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0):87.

[6]陶怡.护理分级模式对创伤骨科患者护理分级合格率的影响的横断面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1):33-35.

[7]李维嘉.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100-102.

[8]陈朝红,李雪苹,陈艳丽.心胸外科护理分级模式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7,34(07):41-43.

[9]郭兰英,姚景景,杨晓燕.分级模式下护理管理对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01):127-12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