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张凤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凤,.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J]. 哲学研究进展,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7.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行就行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和自我革命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真理;人民;实践;自我革命
DOI:10.12721/ccn.2021.157007
基金资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传播各种社会思潮,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深深扎根,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具有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一、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站在真理的制高点上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共产党宣言》发表173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对各种理论思潮和学说的反复比较鉴别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中华民族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过去行,现在行,将来必定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激发、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民为什么是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历史发展的主人,解答了人民怎样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为人民探求自身自由解放的道路和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服务的,它始终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并因而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得到了全面的践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得到动员、组织,获得了解放,翻身做了主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白手起家创造人间奇迹,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爆发,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新时代,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多更好的满足。

三、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并推动实践本身不断变革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在中国革命的早期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沉痛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又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等宝贵思想,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理论准备。改革开放新时期,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在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基础上,以巨大勇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四、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中国道路、中国改革,始于马克思主义、成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伟大历史飞跃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彭德怀同志所讲的,一百多年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奴役一个国家的历史再也不复返了。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次伟大历史飞跃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三次伟大历史飞跃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引领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强大精神武器。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