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针对肿瘤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主要以放化疗为主,在进行放化疗治疗时,由于治疗产生的副作用,肿瘤患者将会承受治疗中的巨大痛苦,其生活质量也会急速下降[1]。临床证明,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护理风险管理与常规护理对比,研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际效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平均年龄(63.01±7.24)岁;宫颈癌患者4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4例,卵巢癌患者23例。观察组70例;平均年龄(65.54±6.33)岁;宫颈癌患者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6例,卵巢癌患者22例。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声明。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针对护理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对肿瘤科护理人员下发培训通知,由专业人员开展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相关知识、护理专业技术和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等,安排培训后考查,对专业技术薄弱的护理人员进行专门辅导,实行有错必纠的态度。在培训完成后还可根据情况进行护理知识讨论,对护理工作中的难点进行探讨解决,制定护理人员行为规范。②针对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肿瘤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心理防线极为薄弱,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导致患者放弃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观察患者语言行为,一旦发现患者产生对待治疗不积极的情况,需要立即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真实想法,采用同理心安抚患者情绪,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魔,必要情况下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家属交流,指导家属在平时照顾患者时的注意事项。③针对治疗环境。由于肿瘤科患者较多,人员杂乱,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应注意保持病房清洁,及时清除病房障碍物,在休息时间段,告知病房患者及家属尽量保持安静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④针对患者潜在风险。肿瘤患者病情往往伴随不稳定性,护理人员随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表现症状,一旦发生判断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上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防止用药错误导致的风险。
1.3观察指标
根据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含50个调查项目,共100分,采集数据,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分标准:85分以上为满意;75-85分为基本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比较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1:表1: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n,(%)]
3 、讨论
护理学属于运用科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界。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提升护理质量的保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保持专业素养,因为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优秀的护理人员会提前规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环境风险、设备风险、用药风险、患者心理健康风险等[2]。护理人员需要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基于此,展开护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由护理长带头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培训,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护理风险、护理技巧等,必要时还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建设。
由于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大量突发事件,比如肿瘤患者时常会表现出消极状态,在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出现肿瘤患者的自杀自伤行为,所以护理人员还应具有临时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以冷静理智的心态处理[3]。在面对肿瘤患者的风险护理时,应从多方面考虑,肿瘤患者的风险不仅仅存在疾病本身的治疗成功率上,更多还是体现在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心理情况,并将患者情况如实记录,针对难点患者,可以组织展开护理讨论[4]。
综上所述,鉴于肿瘤患者的特殊性,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在本文中,针对肿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提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狄静.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140-141.
[2] 章莹姣,王浓燕,赵玲利,徐春霞.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5):170-172.
[3]曹慧芳,刘向阳,刘凤云等.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255-256.
[4]蒋忠琴.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