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一代伟人,带领中国走出了封建剥削的旧社会,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让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是真正的人民的救星,国家的救星,民族的希望。
一、纵观毛泽东一生
(一)毛泽东青年时期追民主
毛泽东少小读书甚多,而且读儒家经典较多,但他不喜,尤爱《水浒传》《三国志》等书籍。至其成年后,《资治通鉴》更是不离左右。由此可见,他少小受儒家文化影响,但处于变革的时代,他又受开明思想的影响,思想进步,但他的思想也不是一蹴而成的。
毛泽东起而行之的社会大环境,是国贫民弱的旧社会。民国大盗,正如老子《道德经》而言,“窃国者诸侯”,而底层民众水深火热,等级森严,阶级固化。人民生活无望,思想困顿,急切需要光明。
然知文化者明文化者,毕竟少数。如国人不懂民主、自由,一则被压迫,二则文明就此逐渐衰亡。因此,改变国家、改变阶级统治、改变民众思想,是那个时代的必然。
(二)毛泽东求学生涯遇名师
人若得一恩师、名师,人生就会如开挂的船。杨昌济给予了毛泽东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看来,毛泽东汲取了王阳明心学至精“知行合一”之妙。
立志、读书、求学、践行,这是一个人成长的不二法门,成就事业的不二法门。毛泽东是幸运的,坦然做到了,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就了中国。
(三)毛泽东忍辱负重担大任
毛泽东其人甚奇,他能忍辱负重,从革命时期的不受重视,落魄时不忘复出的忍辱,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豪迈之情,他胸怀大志,鸿鹄之志,改变中国之志。他同样有着古人一样的胸襟和气魄。若成天下之事,必有天下之志。其大气磅礴的一生,平等对待民众的一生,足以让人仰望,他如同浩瀚夜空中的明星,点亮了中华大地,让民众心生光明,其人可矣。
(四)毛泽东励志图强求平等
如果没有毛泽东,会有像毛泽东一样的人出现吗?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偶然,而不是必然,偶然必定会存在风险,所以,当时之世有毛泽东,这是历史的必然,实为民族之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孙中山民主革命,被军阀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仍旧为封建社会,即使剪掉了长辫子,民众思想的鞭子一起剪掉了吗?辜鸿铭的话不无道理。
所以,这项工作,毛泽东做了。而蒋介石是不会做的,他代表着大封建大地主阶级的意志,只有毛泽东担此重任,让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毛泽东的谋略与智慧
在《毛泽东的谋略》一书中,概括的介绍了他的政治谋略、军事谋略、经济谋略、外交谋略、统战谋略、治党谋略、宣传谋略等。而其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尤其出色,篇幅着墨最多。
(一)观天下的政治谋略
毛泽东选择枪杆子不是他自愿的,而是被逼无奈下的选择。他认为国民党一党专权,这个时候,蒋介石的国民党越是黑暗,人民越站到共产党一边。因此,他分析形势,运用谋略,取得人民的支持。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一点。
他志向远大,以国家民族为重。如果想打败日本侵略者,就不能依靠国内资产阶级和大城市。重要的是依靠占中国80%的农民。而依靠农民,就必须让农民拥有土地,改革旧制度,农民只有革命性高涨,得到实惠,才能在广大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至此,整个中国社会的齿轮转动起来,起底了当时的中国精英阶层,精英阶层只能代表他们的利益,疯狂的掠夺农民和城市工人、小市民。所以,毛泽东看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他的英明和过人之处。
当时的时代是剥削的时代,地主占统治地位,剥削农民,阶级固化。贫雇农无地可种,受剥削压迫最甚。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是不会管贫雇农的。他们没有注意到中国的命运,不在于精英阶层,而是在于天下。因此,民国实为大盗,盗得政权,谋一己之私。幸有毛泽东敢于反叛,敢于领导工农武装取得新政权,让平等成为了现实,让中华民族得以喘息修整,打败了侵略者。否则,蒋介石是打败不了的,同时,毛泽东起底社会阶层,跃升,给了底层民众以出路。
毛泽东不是不给蒋介石以出路,但是,蒋介石公开内战,中国人打中国人,骨肉相残,而他们顶层是不会血战沙场的,所以,发动内战就是如此不要脸。中国人政见可以不同,大可口诛笔伐,大辩一番,战争尤其是发动内战,是弃民族人民于不顾,其代表的是谁的利益自然可见。直至退守台湾,国家不得统一,是民族的罪人,无异于秦桧。如果当时的毛泽东软弱下去,美国会卷土重来,蒋介石就成为了美国的提线木偶。
旧中国的门阀塑造权威,让人深信不疑,成为了思想的禁锢。永远剥削民众,他们垄断了财富、权力和文化,压榨人民,就是压榨民族的未来,毛泽东出身农民,晓得农民的苦,又学习中华文化,有知识有文化,敢于反抗,有着雄韬大略。
(二)领天下的军事谋略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最为靓丽的一笔。虚晃一枪,声东击西的军事谋略可谓用之娴熟。毛泽东深谙孙子兵法中的智慧,不仅如此,他釜底抽薪,深入敌后。毛泽东深知水沸是因为锅底有柴在燃烧,他要抽去这把柴,切断敌人的运输线,这就是“大举出击,经略中原”,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击溃十个师,不如歼灭一个师。也就是打歼灭战的两个条件,一是以小兵力钳制敌人的其他部分,而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一个敌人,绝不同时打两个敌人。二是一部分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
总结一下毛泽东灵活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攻城打援;先打弱敌;以退为进,以迂为直;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见招拆招,胸中沟壑千百万;虚张声势;围而不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慎重初战,掌握主动;攻破一点,全盘接活;攻心为上,瓦解敌军。
其经济谋略、外交谋略、统战谋略、治党谋略、宣传谋略等也都有着他独特的特点,可以说毛泽东的谋略是中国智慧史上精彩的一笔。
纵观伟人的一生,其勤劳俭朴,与民同行,对自己并无特殊优待,有辣椒吃就很幸福,有红烧肉吃就是莫大的知足。带领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我们至今感谢他。其一生与其谋略,讲是讲不完的,只能反复学习体会,其一生中的一个点就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学习领会,其光荣伟大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萧诗美.《毛泽东谋略》[M].湖南出版社, 199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